第72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展昭用眼神安抚他——玉堂乖,马上就回家喽~~

  白五爷嘴角抽抽——傻猫,你那哄孩子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老宫女被他俩灵动的眼神逗笑了,枯井般死气沉沉的双眼,第一次露出浅浅的笑意。

  多好啊,真好啊……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这样一个人陪你到天涯海角,等到你俩满鬓风霜、走路都要互相搀扶的时候。回忆中最美的画面,未必是一起轰轰烈烈的壮举,或许只是那个人不经意的一颦一笑一次回眸,那是平凡中最美的荡气回肠……

  ☆、第83章 皇宫密道

  公孙带回来的两个伙计嘴很严,无论如何威逼利诱,坚决不肯吐露教唆他俩下毒的人。两个伙计一口咬定,彼此就是投毒案的主谋,根本没人教唆他俩。投毒的原因是上个月李佳肴曾当众训斥他俩,让他俩很没面子,从那以后两人就怀恨在心,等了一个月才找到机会,向李佳肴爱喝的酒下毒。

  他俩没胆子下毒杀人,只想让李佳肴吃吃苦头,所以下毒的分量很轻。

  两人没想到李佳肴会用那几坛酒招待客人,眼看事情要闹大,心惊胆战的伙计不敢说出真相,就撺掇楼里其他伙计一起偷喝剩酒。因为李佳肴有很多怪癖,其中一条就是不喝剩酒,再好的酒只要开了封,他就只喝一次,无论剩多少全部扔掉,所以临江楼的伙计经常有机会偷喝剩酒。

  两个伙计天真的以为,只要大家都中毒,就能洗脱他俩的嫌疑了。没想到这么快东窗事发,不到一天就被开封府抓住了。两个伙计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对自己下毒害人的罪行供认不讳,希望包大人念在他俩年幼无知,宽大处理给他俩留一条活路!

  两个伙计的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仔细一想又觉得太牵强。

  整个审问过程中,包拯一直眉头紧锁,他觉得两个伙计的认罪态度不正常。

  正常人接受审问,首先应该极力否认自己的罪行,看到证据后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发现辩解无用之后才会承认罪行,但仍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开脱,甚至将责任推卸给无辜的受害者,等一切手段用尽了,最后才是痛哭流涕、悔恨交加、请求宽大处理。

  可是这两位伙计,却跳过前面诸多步骤,刚被抓进来就直接认罪,完全没有狡辩脱罪的意思,两人嘴上说着‘对李佳肴怀恨在心’,语气态度却流露出深深地敬畏心。两人甚至有意识地淡化李佳肴,将所有脏水往自己身上泼,给人的感觉就是——李佳肴是宽宏大量的好人,李佳肴完全没做错任何事,要怪就怪他俩小肚鸡肠、心理阴暗、他俩下毒害人死有余辜、死不足惜……

  包拯百思不得其解:两个伙计这样敬畏李佳肴,怎么会给他下毒?

  唯一合理的解释只有,这一切是李佳肴策划的,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这是这也说不通啊,李佳肴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在自家酒楼给自家亲戚下毒,最后他自己也中毒了,他图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