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5 / 7)
于是,临晚镜也不再提起在将军府外发生的事。
恰好,门外响起了破浪的声音。说是宫里已经派人来催了,侯府那边的意思是让临小姐自己决定。想不想进宫都随她,不想的话,定国侯自有办法推了太后的懿旨。
能明目张胆和太后那老妖婆作对的,除了临鼎天,这普天之下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人。
“我们现在进宫?”临晚镜看向景王,既然他有意给自己撑腰,她为什么不要?有景王在,太后那老妖婆也翻不起风浪来。
当然,她也不是对付不了太后,只是由她亲儿子来对付她,给太后娘娘的打击应该会更大。
“嗯,现在就进宫。”他倒要看看,有他在,到底谁敢为难他的宝贝!
太后在安宁宫听到宫人通报景王与临大小姐一起进宫的消息,气得又摔掉了手里的杯子。喜儿蹲在地上默默地清理茶杯的碎片,心里想着:自从临家大小姐回燕都,毁在太后娘娘手中的茶杯都快有一车了。也不知道临家大小姐到底有什么魔力,每次都惹得太后怒气丛生。
“这就是哀家的好儿子,哀家平日里想他,三番四次传旨到王府,他就是不肯踏足皇宫一步。说什么坐轮椅推来推去不方便,皇宫的梯坎儿多。那现在呢?为了那贱丫头,他可没少到宫里来!”太后娘娘摔了手里的茶杯扔不能减轻心里的怒气,她的大儿子站在临鼎天那边,小儿子又看上了临家丫头,这姓林的,简直是一辈子都跟她有仇!
“娘娘,您就宽宽心吧。王爷好坏都是您的儿子,他进宫说不定是想您了呢?”于嬷嬷在一旁劝着。
其实她觉得王爷之所以不喜欢太后娘娘,就是她自个儿太作了!她把自个儿当成这天下的一座大山,谁也越不过她去。谁都该让着她,尊着她,敬着她,连在陛下面前都不知收敛。陛下如今已经是夙郁的皇帝了,哪里还能像当年那样任由她摆布?看不清现实,吃苦的就只有自己。
不对,她是陛下生母,身份尊贵的太后娘娘,就算吃苦,也轮不到她。反而,是她们这一群在身边伺候的人。上次安宁宫出了个花才人,陛下身边的福公公就已经暗地里敲打过她们一次了。主子做错了事,就是做奴才的没有帮寸劝说,全部都是她们的错。安宁宫上下都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这还是觞帝给了太后面子。
若是再有下次,安宁宫上下的奴才都要清理出去,换上可以真正伺候好主子的人。这是福公公亲口对她们说的。福公公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他的意思,自然就是传达陛下的旨意。
她们明白,陛下是动了真怒。否则,那花才人怎么会被安排在比冷宫还偏僻的地方?而陛下,已经自从出事以来,再没来安宁宫请过安。每次都是差人来和太后说一声陛下政事繁忙。
其实太后何尝不知道皇帝在避着她,这些日子,多数时候是见到她打个招呼就走了。她去御书房找他,他来句“后宫不得干政,母后乃后宫之首,怎么不为嫔妃们多做表率”。他在羲和殿,她也去过,结果以一句皇上在与大臣议事,也把她请出来了。
太后不知道皇帝要避她多久,只觉得自己无辜得很。一切都是临家那贱丫头的错。宫人们就算看得明白,也不敢劝她,她是太后,她要作死,大家就只能陪着她一起死。
↑返回顶部↑
恰好,门外响起了破浪的声音。说是宫里已经派人来催了,侯府那边的意思是让临小姐自己决定。想不想进宫都随她,不想的话,定国侯自有办法推了太后的懿旨。
能明目张胆和太后那老妖婆作对的,除了临鼎天,这普天之下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人。
“我们现在进宫?”临晚镜看向景王,既然他有意给自己撑腰,她为什么不要?有景王在,太后那老妖婆也翻不起风浪来。
当然,她也不是对付不了太后,只是由她亲儿子来对付她,给太后娘娘的打击应该会更大。
“嗯,现在就进宫。”他倒要看看,有他在,到底谁敢为难他的宝贝!
太后在安宁宫听到宫人通报景王与临大小姐一起进宫的消息,气得又摔掉了手里的杯子。喜儿蹲在地上默默地清理茶杯的碎片,心里想着:自从临家大小姐回燕都,毁在太后娘娘手中的茶杯都快有一车了。也不知道临家大小姐到底有什么魔力,每次都惹得太后怒气丛生。
“这就是哀家的好儿子,哀家平日里想他,三番四次传旨到王府,他就是不肯踏足皇宫一步。说什么坐轮椅推来推去不方便,皇宫的梯坎儿多。那现在呢?为了那贱丫头,他可没少到宫里来!”太后娘娘摔了手里的茶杯扔不能减轻心里的怒气,她的大儿子站在临鼎天那边,小儿子又看上了临家丫头,这姓林的,简直是一辈子都跟她有仇!
“娘娘,您就宽宽心吧。王爷好坏都是您的儿子,他进宫说不定是想您了呢?”于嬷嬷在一旁劝着。
其实她觉得王爷之所以不喜欢太后娘娘,就是她自个儿太作了!她把自个儿当成这天下的一座大山,谁也越不过她去。谁都该让着她,尊着她,敬着她,连在陛下面前都不知收敛。陛下如今已经是夙郁的皇帝了,哪里还能像当年那样任由她摆布?看不清现实,吃苦的就只有自己。
不对,她是陛下生母,身份尊贵的太后娘娘,就算吃苦,也轮不到她。反而,是她们这一群在身边伺候的人。上次安宁宫出了个花才人,陛下身边的福公公就已经暗地里敲打过她们一次了。主子做错了事,就是做奴才的没有帮寸劝说,全部都是她们的错。安宁宫上下都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这还是觞帝给了太后面子。
若是再有下次,安宁宫上下的奴才都要清理出去,换上可以真正伺候好主子的人。这是福公公亲口对她们说的。福公公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他的意思,自然就是传达陛下的旨意。
她们明白,陛下是动了真怒。否则,那花才人怎么会被安排在比冷宫还偏僻的地方?而陛下,已经自从出事以来,再没来安宁宫请过安。每次都是差人来和太后说一声陛下政事繁忙。
其实太后何尝不知道皇帝在避着她,这些日子,多数时候是见到她打个招呼就走了。她去御书房找他,他来句“后宫不得干政,母后乃后宫之首,怎么不为嫔妃们多做表率”。他在羲和殿,她也去过,结果以一句皇上在与大臣议事,也把她请出来了。
太后不知道皇帝要避她多久,只觉得自己无辜得很。一切都是临家那贱丫头的错。宫人们就算看得明白,也不敢劝她,她是太后,她要作死,大家就只能陪着她一起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