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启元帝俯视着凌霄,吡牙一笑。

  凌霄忍不住背后发寒,腿肚子转筋,在维持不住蹲姿,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太师椅上。

  ☆、73|3.0.54.66.125.

  皇帝下令,摄政王主持,浩浩荡荡的‘抄家’,不是,是催百官还银工作正式开始……

  但,进行的不怎么顺利……

  俗语说的好:欠钱不还,天经地义。

  好嘛,几辈祖宗都是国库借银的,怎么到我们这辈就不行了!好吧,不行就算了,还得还,开什么玩笑?那么多银子,怎么还啊?砸锅卖铁都还不起好不好?

  清流们痛哭流涕,权贵们沉默不语,勋爵们四处窜连,宗室们无语反抗,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总理此事的摄政王呢,虽然因为女儿的掐‘驾’事件,不得以被启元帝赶上了架子,但很明显的,他是出工不出力。

  开玩笑,下实力催百官还银这么得罪人的事,摄政王有脑袋都不会干好不好?他可是正跟空降(亲政)的一把手争实权呢,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这时候得罪了百官,分分钟等下岗!!

  而且,人家下岗是没钱,他下岗是没命啊!搞不好还要拖累全家,甚至是九族啊!!

  摄政王坐镇户部,高抬手轻拿放……于是,还银事件就这么半死不活的拖着,启元帝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直到某天清晨,内阁凌次辅,宗室赵王高调的携数十口木箱,带二,三十壮丁,气势磅礴冲进户部,将正在单间里吃八宝阁酱鸭子的摄政王堵在内堂,又招齐堂官,开箱点验出共计六十七万两白银,当场还银,消帐,入库。

  此举一出,朝堂哗然,那可是整整六十七万两白银,白花花闪瞎人眼,亮晶晶让人胆寒,不说那巨额白银的诱惑力,就单说重量,都能活活砸死个十个,八个的。

  凌次辅和赵王一直是旗帜鲜明的保皇派,启元帝最铁杆的支持者,他们俩首先站出来,自然代表了一种态度,很明显的,初亲政的小皇帝需要百官们的表态。

  古语有云:万事开头难。但俗语也说:有一就有二。还银归库是启元帝亲政后下的第一道圣旨,而执行这道旨意的是本应强烈反对的摄政王,这种微妙的局面,外加一些‘有心人’私下传播的小道消息,让朝中百官们都不由自主的展开了丰富的连想。

  能当上官的,尤其还是京官的,都不缺心计,而有心计的人,都难免喜欢‘挖开表面看本质’,在凌次辅,赵王高调还银之后,百官们把自己关进小书房,点灯熬油的‘沉思’半宿,然后,表情微妙的带着自己思索出来的‘本质’,逐一展开了行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