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7)
最后一件事主要和礼部有关,来自大洋之外的西比思国使团历经一个月不远千里来到了岚国,除了接待贵客之外,还得应对这个国度的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这种与他国邦交之事算不得特别大的事情,但也不可以轻视,每一位岚国的臣民都需要在展现泱泱大国的风度和礼仪。
等到早朝结束之后,朝臣也三三两两的走出金銮殿,各回各自的岗位去工作。
和裴清泓走在一块的是工部侍郎袁宇。后者先是向裴清泓祝贺了一番,又很快地耷拉下脸来,看上去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关爱忠心耿耿的属下的生活,为其解决忧虑烦恼是好上司的必做的事情之一,裴清泓见他这副样子,自然就问了两句。袁宇是个老实人,又感激裴清泓的知遇之恩,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所牵挂之事讲了出来。
“方才圣旨中宣读了西比思国使团到了我大岚,如今在驿站歇着,过几日便要朝见陛下。我所担忧的便是这西比思国的刁难。”
裴清泓不解道:“我也曾听人提起过,说这西比思国人也是金发碧眼,但生的不如易林国人高大,国人都十分擅长贸易,国家土地不大,但非常富庶。听你讲来这西比思国使团很难应付,比之土方人又如何?”
大岚的水军训练得非常不错,也有专门的航海远洋的队伍,早在十几年前就开通了对外贸易的海上商路,在热闹的京都上,经常可以看到说着十分生疏的大岚话的外国人。金发碧眼雪白皮肤的有,头发卷卷肤色黝黑的也有。
岚国好几位大臣的家中还豢养了颇有异域风情的美姬或美少年,后宫较为充盈的建隆帝也曾有过一位有着紫色瞳孔的美貌宫妃。
每年都有小国的使团来到岚国,有些是为了寻求大岚的庇护,有些是想要与大岚做交易,有些太小的国度要是不赶巧,甚至连皇帝的面都见不上一面。每次这些使臣来觐见,圣旨都会提一番,前不久驿站就送走了一国使团,所以西比思国使者来访,并没有被裴清泓放在心上。
袁宇眉头依旧紧缩:“西比思国使团阴险狡诈,比起土方人还要难缠许多。上一次西比思国来访是为了送和亲的对象过来,不过因着当时皇后的缘故,最后没有和亲成功。而且我们大岚需要他们种植的一些神奇的作物和先进的技艺,西比思国远虽小,但和为我们大岚提供骏马的蒙国地位可以说是相当。”
“这些是礼部尚书和侍郎该操心的事情,袁侍郎还是把心思放到邮局上头,不要太过担忧了。”裴清泓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何如此忧心忡忡。毕竟他们工部只要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外国使臣再难缠,皇帝和太上皇都不会怪到他们工部头上的。
“您是六年前才入的朝堂,自然不知晓十二年前发生的事。”十二年前裴清泓才十岁,那个时候裴延还不是左相,对那事情虽然了解,也不会在家中与十二岁的儿子讲朝堂上的琐事。
“当年西比思国出了三道难题,刚开始两道朝臣解得很不容易,后面一道还是出了重金悬赏,七日之后才有一位来自民间的能人答了第三问,而待西比思国使团把答案揭晓,我们对于那三道题的回答当下相形见绌,而出那三道题目的不过是他们西比思国一位七岁的幼童。当时先皇的脸色极其难看,六部都受到一定的责罚,礼部最受到的责罚最重。便是我们工部,接下来上朝的时候也是几个月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当年在位的是性格温和元睿帝,能让这么一位温和的君主发怒,那西比思国肯定是狠狠地落了大岚的面子。裴清泓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安抚:“你说的这件事,我也略有印象。那位七岁的幼童便是西比思国最受宠爱的七王子吧!而当年答出了那第三问的能人,也就是我大岚如今的礼部侍郎左思琮。”
↑返回顶部↑
这种与他国邦交之事算不得特别大的事情,但也不可以轻视,每一位岚国的臣民都需要在展现泱泱大国的风度和礼仪。
等到早朝结束之后,朝臣也三三两两的走出金銮殿,各回各自的岗位去工作。
和裴清泓走在一块的是工部侍郎袁宇。后者先是向裴清泓祝贺了一番,又很快地耷拉下脸来,看上去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关爱忠心耿耿的属下的生活,为其解决忧虑烦恼是好上司的必做的事情之一,裴清泓见他这副样子,自然就问了两句。袁宇是个老实人,又感激裴清泓的知遇之恩,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所牵挂之事讲了出来。
“方才圣旨中宣读了西比思国使团到了我大岚,如今在驿站歇着,过几日便要朝见陛下。我所担忧的便是这西比思国的刁难。”
裴清泓不解道:“我也曾听人提起过,说这西比思国人也是金发碧眼,但生的不如易林国人高大,国人都十分擅长贸易,国家土地不大,但非常富庶。听你讲来这西比思国使团很难应付,比之土方人又如何?”
大岚的水军训练得非常不错,也有专门的航海远洋的队伍,早在十几年前就开通了对外贸易的海上商路,在热闹的京都上,经常可以看到说着十分生疏的大岚话的外国人。金发碧眼雪白皮肤的有,头发卷卷肤色黝黑的也有。
岚国好几位大臣的家中还豢养了颇有异域风情的美姬或美少年,后宫较为充盈的建隆帝也曾有过一位有着紫色瞳孔的美貌宫妃。
每年都有小国的使团来到岚国,有些是为了寻求大岚的庇护,有些是想要与大岚做交易,有些太小的国度要是不赶巧,甚至连皇帝的面都见不上一面。每次这些使臣来觐见,圣旨都会提一番,前不久驿站就送走了一国使团,所以西比思国使者来访,并没有被裴清泓放在心上。
袁宇眉头依旧紧缩:“西比思国使团阴险狡诈,比起土方人还要难缠许多。上一次西比思国来访是为了送和亲的对象过来,不过因着当时皇后的缘故,最后没有和亲成功。而且我们大岚需要他们种植的一些神奇的作物和先进的技艺,西比思国远虽小,但和为我们大岚提供骏马的蒙国地位可以说是相当。”
“这些是礼部尚书和侍郎该操心的事情,袁侍郎还是把心思放到邮局上头,不要太过担忧了。”裴清泓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何如此忧心忡忡。毕竟他们工部只要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外国使臣再难缠,皇帝和太上皇都不会怪到他们工部头上的。
“您是六年前才入的朝堂,自然不知晓十二年前发生的事。”十二年前裴清泓才十岁,那个时候裴延还不是左相,对那事情虽然了解,也不会在家中与十二岁的儿子讲朝堂上的琐事。
“当年西比思国出了三道难题,刚开始两道朝臣解得很不容易,后面一道还是出了重金悬赏,七日之后才有一位来自民间的能人答了第三问,而待西比思国使团把答案揭晓,我们对于那三道题的回答当下相形见绌,而出那三道题目的不过是他们西比思国一位七岁的幼童。当时先皇的脸色极其难看,六部都受到一定的责罚,礼部最受到的责罚最重。便是我们工部,接下来上朝的时候也是几个月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当年在位的是性格温和元睿帝,能让这么一位温和的君主发怒,那西比思国肯定是狠狠地落了大岚的面子。裴清泓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安抚:“你说的这件事,我也略有印象。那位七岁的幼童便是西比思国最受宠爱的七王子吧!而当年答出了那第三问的能人,也就是我大岚如今的礼部侍郎左思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