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5)
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能看到林知韫低头批改作业的侧脸。她习惯把头发别在耳后,露出清晰的下颌线条。她总是戴着一块经典款的机械表,就像她做事的原则,一丝不苟。
国庆长假结束后,二十一中便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二十一中向来比较提倡因材施教,因此月考这类的校内考试,是任课老师自主命题。
这次月考题目与以往的联考相比,简单很多,主要考察课本基础知识,有些科目甚至只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但当林知韫拿到最终成绩单时,上面的数字依然让人眉头紧锁。
午后的办公室里,林知韫把成绩单摊开在办公桌上,她握着微凉的茶杯,视线在那几个刺眼的分数上来回游移。
看到基础题大面积失分,林知韫不禁皱眉。这显然是长期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此前九年以来教育养成的惰性,哪能轻易改变?本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就这样被学生们随意丢在了试卷的空白处。
不过,在难度稍高的题目上,倒是有几个学生的表现让她略感欣慰。
但这些亮点却被严重的偏科所掩盖:团支书苏悦宁的英语阅读理解几乎全错;语文课代表魏琳琳的物理化学得分率低得可怜;李仕超的数学试卷上,那个鲜红的“48”分更是触目惊心。
当她的目光移到陶念的成绩栏时,笔尖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
这个平日里思维敏锐的女生,各科成绩都保持在排在前几名,唯独政治一栏赫然写着“24”。
很刺眼。
林知韫轻轻摇头,想起陶念交上来的那篇《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文采斐然却离题万里,字里行间都是对标准答案的刻意回避。
她拉开抽屉,取出一叠彩色便签,开始为每个学生写评语。
她知道,要融化这“三尺之冰”,需要的不仅是严厉的批评,更要有耐心的引导。
***
↑返回顶部↑
国庆长假结束后,二十一中便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二十一中向来比较提倡因材施教,因此月考这类的校内考试,是任课老师自主命题。
这次月考题目与以往的联考相比,简单很多,主要考察课本基础知识,有些科目甚至只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但当林知韫拿到最终成绩单时,上面的数字依然让人眉头紧锁。
午后的办公室里,林知韫把成绩单摊开在办公桌上,她握着微凉的茶杯,视线在那几个刺眼的分数上来回游移。
看到基础题大面积失分,林知韫不禁皱眉。这显然是长期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此前九年以来教育养成的惰性,哪能轻易改变?本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就这样被学生们随意丢在了试卷的空白处。
不过,在难度稍高的题目上,倒是有几个学生的表现让她略感欣慰。
但这些亮点却被严重的偏科所掩盖:团支书苏悦宁的英语阅读理解几乎全错;语文课代表魏琳琳的物理化学得分率低得可怜;李仕超的数学试卷上,那个鲜红的“48”分更是触目惊心。
当她的目光移到陶念的成绩栏时,笔尖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
这个平日里思维敏锐的女生,各科成绩都保持在排在前几名,唯独政治一栏赫然写着“24”。
很刺眼。
林知韫轻轻摇头,想起陶念交上来的那篇《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文采斐然却离题万里,字里行间都是对标准答案的刻意回避。
她拉开抽屉,取出一叠彩色便签,开始为每个学生写评语。
她知道,要融化这“三尺之冰”,需要的不仅是严厉的批评,更要有耐心的引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