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生长在红旗底下的社会主义青年,虽短暂的当了几年地主,骨子里还是与无产阶级站在一处的,要他对资产阶级做妥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这些地主大户不喜欢温和的手段,曲花间还略懂一些拳脚。

  生在乱世最大的好处便是,谁拳头硬,谁说话就算数。

  不必像安稳时代那般,对付这些人还得瞻前顾后,顾忌这顾忌那,怕得罪了他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

  他手里有兵有钱,全然不惧这些地主大户的手段,便是他们在朝中有人又如何,天高皇帝远,徐广义自顾不暇,还能出兵绕过常州和冀州,来攻打兖州不成?

  最多不过是再写些檄文口诛笔伐一番罢了,然而曲花间早就领教过了,根本不在意这个。

  若是这些人想像当初对付齐军的手段来针对曲花间,也是不可能的。

  曲军将领和齐军将领可不一样,他们都是穆酒和曲花间亲手培养起来的忠心手下,不是那些地主大户随随便便就能收买的。

  同穆酒商量一番后,曲花间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让各地衙门用之前从贪官污吏家中抄出来的金银,以补充军需粮草的名义大肆收购粮食。

  事实上军队的粮草只幽州便足以供应,这些收来的粮食则用作鼓励百姓开荒之用。

  凡是在官府登记了开荒的百姓,按照进度,每开荒一亩地可在衙门租借一百斤粮食,直至荒地有了粮产再分批次归还。

  而百姓开出来的荒地,都是自己的私产,头年免税,第二年只收一成税,第三年两成,直至第四年才与普通田地一样收取三成粮税。

  虽是限制了每家每户一个人只有三亩地的份额,可这是实打实的私产。

  此举一出,很快便得到大多数百姓的响应,一时间,许多佃户都跑去开荒了,想赶着今年将地开出来,明年直接便能下种。

  而那些地主大户的田地里,翻地除草的人少了一大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