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世大儒,黄伯恩!

  之前被徐广义逼着写檄文骂曲花间那个。

  因京城的暗探早就说过黄伯恩是被徐广义胁迫才不得不写下那些文章,曲花间并不记恨于他,反是万分惊喜此人的到来。

  护送黄伯恩来兖州的人是郡王府的长史,赵无欢死后,他便辞去了长史一职,不知所踪。

  这人是推动齐王针对自己的直接推手,曲花间对他没什么好印象,虽说没有令人将其拿下,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直至长史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曲花间的脸瞬间多云转晴,就差把人奉为上宾。

  乱世间,各地雄主多有人前去投效。

  唯独曲花间,想用点人才都得苦哈哈的自己培养,原因就是他初时声名不显,一朝闻名,便是那篇诋毁他的檄文。

  读书人与有奶就是娘的平头百姓不同,他们最是注重名声,一个臭名昭著的反贼,还是个断袖,他们是不屑于投效的。

  可有了黄伯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黄伯恩乃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在文人圈子里颇有影响力,若是能让他写文章替曲花间澄清,那招揽人才的事便有了着落。

  长史姓池,字子衿,他端着一贯的笑脸同曲花间解释了赵无欢临终前的嘱咐。

  赵无欢为给曲花间赔礼道歉,特地让池子衿在自己去世后亲自跑一趟京城,动用安插在那里的势力将黄伯恩及其被挟制的家小暗地里救出。

  黄伯恩虽感念池子衿的相助,却不想做个被人当枪使的糊涂人,并不肯前来投效曲花间。

  池子衿也没有学徐广义那套,再以家人威胁,而是劝人来兖州看一眼再做决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