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源骇了一跳:“你才十七岁!”

  姚启德嘻皮笑脸:“我又没说现在,过两年嘛。再说我爹娘可不也就十七八就成亲了?倒是你,英儿还小,得多等两年。”

  柳源皱着眉笑:“你真能说。我要退亲是因为……”

  姚启德打断他:“因为你憎恶盲婚哑嫁,崇尚新时代自由恋爱,自由恋爱,那不正是你和英儿吗?”

  柳源见他多年来孜孜不倦就是重复九岁时候的心愿,忍不住骇笑,虽说和父亲赌气说不如娶英儿,但英儿在自己心中就象妹妹一样,这人怎么就说不通?不过自己才十七岁,天天记挂这种事也未免可笑,如果不是姚启德总在提醒他,还真的很少想起。

  直到那天。

  他去看学校二十年校庆展出的画栏,姚启德不耐烦这些,自行去打篮球。

  柳源一幅幅看过来,目光停留在一幅临摹的《丹崖玉树图》上。

  那幅画本身逸迈明净,画者并未画全,但手笔灵动,虽属临摹,却也云岚自在,运笔疏朗有致,随心飘逸之笔势掩去些许稚嫩。

  柳源自幼跟一位擅书画的饱学儒士学习,书法学得好,于绘画上却殊无天份,但心中甚为喜爱,这幅画正是他极喜爱的。

  他自然也看得出画的主人在画上很有天份,心中既赞叹又艳羡,仔细地看了一眼印鉴,只简单两字“啬色”,不禁一怔,正琢磨这两个字的意思,听到身后有声音细细传来,一个女孩子笑着说:“你明明有自己画的粉墨山水,却偏偏要交临摹的,是跟周老师置气呢吧?”

  一个声音清清泠泠地响起,极是好听:“你错了,我是听周老师的话。周老师常说山水作画,必先师法古人,反复临摹习练,方能求其精髓,‘潜心苦志,静以求之,每下笔落墨,辄思古人用心处。沉精之久,乃悟一点一拂,皆有风韵;一石一水,皆有位置。渲染有阴阳之辨,敷色有今之殊,于是涵泳于心,练之于手,自喜不复为流派所惑,而稍稍可以自信矣。’――啊哟不对,这是《清晖画跋》里头说的。”声音里隐隐带了一点淘气,然而声朗气正,却不单是嬉笑。

  柳源侧过头去,从展览画栏的间隙,一张雪白小脸一闪而过,见有人窥视,又回过脸来,柳源一呆,只看到一双碧清澄澈的眼睛微微流转自己面上,隐含一丝诧异。

  柳源知道这眼睛的主人便是姚启德立誓要娶的女孩时,却是自己跟同学争辩国家正统归属的问题,他平时不大爱高谈阔论,那天也只是有一句说一句,却激得同学不肯罢休,柳源无奈之下只好闭目大诵夫子云,周围同学全都哈哈大笑,那同学也气得笑起来打他,他一边躲一边才冷不丁说了一句:“空谈误国。”

  一种熟悉的清凉目光从自己脸上扫过,他霍然抬头,又看到湛然双目。姚启德指着人群中的她说:“就是她,看到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