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乌时晏翻开关于京城顾家的册子,彼时兴盛的顾家,确实是他抄的。

  父皇并不想早早立下太子,大皇子即便占了长,又颇有贤明,被多方投效,父皇也只是封了大皇兄为宁王。

  乌时晏十几岁时,宁王虽是他兄长,但已经三十有余,但奈何上面压着一个头脑还未糊涂的皇帝。

  纵使宁王筹谋再多,皇帝不死,他手段施展不开,终究只是王爷。

  但彼时,父皇已经容忍不了宁王日渐滔天的势力了,准备给宁王一个教训。

  于是选来选去,当时处在世家前列,又是宁王一党的顾家首当其冲,各种罪名如雪花般飞入庙堂。

  在夺嫡中,纵使顾家家主再洁身自好,再约束身边人,但世家大族的支脉盘根错节,并不是所有的顾家人都无欺男霸女贪赃枉法的过错,于是顾家理所应当的倒了。

  最后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是乌时晏促成的。

  父皇教了他手段,他在为父皇对付宁王时增长了经验。

  不然,在登基后他也不会将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再聪明的皇子,也需要人引路。

  之后的事就是众所周知了,一个深受皇帝宠爱的七皇子,被百般手段逼出京城,也不算太冤。

  顾家家主的子嗣不少,其中正妻生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深得他喜爱。

  大的叫顾鸾,小的叫顾妤。

  顾鸾,孤鸾,孤鸟,侧面印证了她孤独笃行的前半生,顾妤的妤,固然有原本的聪明伶俐之意,戚妤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但也是婕妤的妤,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她是为皇帝妃嫔的命运。

  乌时晏也知道了顾妤为何会化名戚妤了,因为戚妤的母亲姓戚,来历已经不可考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