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年天子震怒,连要太医们陪葬的狠话都先撂下来了。

  明眼人都能瞧明白的事,景宗怎么会看不明白。太医院中,胡太医的医术高超,有妙手回春的神医之称,他脸上惶恐敷衍害怕之色,说明了什么,景宗心里和明镜一般--宁国的状态大大的不妙!

  “臣……臣先开个方子,让殿下煎服喝下,去去阴寒之气,看看情况再对症下药。”胡太医愁眉苦脸答道。老太医见多识广,瞧着宁国的状态实在不像是生病,倒像是中了前朝巫蛊之祸--降头术的样子。皇宫之中,龌龊事儿多了,活了大半辈子,胡太医何尝不知,这个状态下,稍微行差踏错,赔上的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若是再惨些,皇帝盛怒之下,牵连九族都有可能。

  巫蛊之祸,原本是前朝末代的时候,相传皇宫中有位苗人贵妃,心心念想要争宠上位,为幼子夺/权,便偷偷摸摸想用降头术去杀害当朝太子。哪知她太笨,还没等太子完全中招,她自己便被人揭发出来。

  李唐的末代皇帝带着人去搜查,就在她房里,发现了太子的生辰八字,衣服信物,外加一只小小的稻草娃娃。不光如此,李唐那位皇帝还撞破了这位苗人贵妃正在举行的仪式。

  再然后,这位苗人贵妃没几天就“病逝”了,那位太子爷却是福薄得很,自那之后,身体娇弱,常常生病,没过半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李唐那位皇帝才突然害怕起来,掀起了关于巫蛊之祸的腥风血雨。

  这都是闲话,可按照当时书中留下的记录,宁国公主的这些症状,居然与前朝留下的资料有八/九分一致。想到此处,胡太医的腿肚子都有些转筋儿。根据记载,得找到巫蛊之祸的源头,从根源上除掉做降头术的人,才能让中招的人清醒过来。最最可怕,便是受害者中招中得久了,不用多,只消十天半月,便会身死,到时候药石无医。

  可巫蛊之祸是忌讳,现实之中,甚至稍微年轻些的太医都不见得听过这。

  他这般吞吞吐吐的表现,景宗看在眼中,呵斥道:“胡太医,你可是有什么猜测?但说无妨,孤不会如何!可若是因为你一点犹豫,耽误了宁国!哼!”后面的话,景宗虽然未说,可意思已经十分明确--若是宁国有事,孤一定弄死你,给宁国陪葬!

  胡太医闻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把头低了下去,额头贴了地,颤声道:“圣上,臣……臣怀疑……公主殿下这是中了降头术,中了邪了。臣,臣能做的便是开些保命的药材,吊着殿下一口气,要想救公主殿下,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怕要找出施术人才成。”老太医之前还害怕,说得战战兢兢,说到后来却是越来越顺。

  “也好,孤恕你无罪。去开了药方吧,另外……”景宗眉毛挑了挑,眼光凛冽,扫了在场众人一眼,才缓缓道:“今日之事,孤不想外面还有旁人知道。若是日后还有只言片语传出去,这的人,谁也少不了!”

  景宗研读的书不少,尤其是有关前朝到底为何覆灭的,为当前车之鉴,都了解过。胡太医没提之前,他尚未往降头术上去想,可老太医这么一说,景宗却是想起来了,宁国的表现的的确确与书中描述的有八/九分吻合。

  到底是谁?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禁忌之术来害人,还是害的宁国!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景宗盛怒,在皇宫中即将掀起调查之际,镇北将军带了三万大军正从青桐主城启程,要往大周京城赶路。谈判之事敲定,大军自然要分批撤离。并没有因为黑苗行刺事件而使计划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黑苗人的降头术,神秘莫测,靠人多压根解决不了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