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 / 5)
宁王的玄甲铁骑肃立于后,如同沉默的群山。他威甲在身,端坐于骏马之上,银色甲胄在冬日惨淡的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马蹄轻刨着地上的积雪,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踏在跪伏之人的心口。
宁王冷冽肃然地扫视了一刻道旁之人,一马当先,率其亲卫“血鸦营”穿过城门。
大军止步于宫门之外,宁王仅率五百亲卫入内,宫中宦官宫女早已奉命按部院跪迎,人人战栗。因宁王已派人传下令来:
“内侍宫人,各安其职,擅动、私传、毁损器物者,立斩。”
随即,宁王亲兵接管所有宫门、武库及档案机要之地,完成军事管制。
宁王驻马于承天广场,于此接受留守官员的跪拜归顺。
王令简短而力重:
“三省六部各安其职,三日内将印信、档案悉数封存,待新任长官接管。期间政务如常,有功者叙用,有过者待查。”
众朝臣心下惴惴,正惶然不知“功者”若何、“过者”又若何时,只听宁王已发亲令:
“稍后百官可暂归其宅,三日不朝,静候甄别。”
这三日,实为京城以内暗流涌动、权力更迭的关键三日。
宁王那道看似宽仁的王命,如同一张无形巨网,将整个帝都的朱门高户笼罩其中。三日之间,表面上的沉寂之下,是一场决定无数人前程命运的烈火烹油般的甄别。
宁王的玄甲亲兵,马蹄声昼夜不息,将京中逾三百户有实职、有影响的朝臣家宅,几乎踏了个遍。
他们将一份份由“从龙之臣”核心谋士圈精心拟定的问卷考校,一一递送而达。所询之事,上至对前朝弊政之见解,下至具体钱谷刑名之策,更有数道直指宁王新政方略的策论题目。
众臣或惊、或疑、或喜,因这场甄别,竟并非简单的忠诚筛选,而是一次对帝国官僚体系灵魂与能力的深度剖析。
↑返回顶部↑
宁王冷冽肃然地扫视了一刻道旁之人,一马当先,率其亲卫“血鸦营”穿过城门。
大军止步于宫门之外,宁王仅率五百亲卫入内,宫中宦官宫女早已奉命按部院跪迎,人人战栗。因宁王已派人传下令来:
“内侍宫人,各安其职,擅动、私传、毁损器物者,立斩。”
随即,宁王亲兵接管所有宫门、武库及档案机要之地,完成军事管制。
宁王驻马于承天广场,于此接受留守官员的跪拜归顺。
王令简短而力重:
“三省六部各安其职,三日内将印信、档案悉数封存,待新任长官接管。期间政务如常,有功者叙用,有过者待查。”
众朝臣心下惴惴,正惶然不知“功者”若何、“过者”又若何时,只听宁王已发亲令:
“稍后百官可暂归其宅,三日不朝,静候甄别。”
这三日,实为京城以内暗流涌动、权力更迭的关键三日。
宁王那道看似宽仁的王命,如同一张无形巨网,将整个帝都的朱门高户笼罩其中。三日之间,表面上的沉寂之下,是一场决定无数人前程命运的烈火烹油般的甄别。
宁王的玄甲亲兵,马蹄声昼夜不息,将京中逾三百户有实职、有影响的朝臣家宅,几乎踏了个遍。
他们将一份份由“从龙之臣”核心谋士圈精心拟定的问卷考校,一一递送而达。所询之事,上至对前朝弊政之见解,下至具体钱谷刑名之策,更有数道直指宁王新政方略的策论题目。
众臣或惊、或疑、或喜,因这场甄别,竟并非简单的忠诚筛选,而是一次对帝国官僚体系灵魂与能力的深度剖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