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84节(5 / 7)
顾玺没有急着辩解,他脱下背包,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李院士,这是那两篇论文的研究过程和数据推导,都记录在这里,您可以检查。”
他早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十八岁的年纪,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能做出如此深度的研究。
李远山接过笔记本,在电脑上看到了完整的论文。
他看看顾玺年轻稚嫩的脸,还是不太相信。
点开《基于手征核力的丰中子钙同位素第一性原理计算》那部分,指着其中一个关键步骤问:“这里你采用了改进后的手征有效场论,为什么不选择传统的g矩阵方法?传统方法在计算重核时不是更稳定吗?”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论文的创新点上。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走到旁边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快速画出两种方法的计算模型:“李院士,传统g矩阵方法在处理丰中子同位素时,会忽略弱束缚态的贡献,导致误差超过5%。”
“而改进后的手征有效场论,能更精准地描述核子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钙-60这类丰中子核素的计算中,误差可以控制在2%以内。”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马克笔在白板上划过的轨迹流畅而自信,从核力参数的选取到计算结果的验证,每个细节都阐述得条理清晰。
李远山站在旁边,眼神里的震惊渐渐被欣赏取代——眼前的少年不仅对论文内容了如指掌,甚至能对研究方法的优劣做出深度分析,这份专业度,连很多博士研究生都未必能达到。
等顾玺讲完,李远山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看来这两篇论文真是你的。我做核物理研究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年轻的研究者。”
“你这两篇论文,解决了我们研究所目前在丰中子核素计算和量子相变研究上的两个难题。”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又问:“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读大学?”
“十八岁,我是a大的大一新生。”顾玺答,顺势拿出辛从南的推荐信。
“李老师,这是辛从南老师为我写的推荐信。”
↑返回顶部↑
他早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十八岁的年纪,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能做出如此深度的研究。
李远山接过笔记本,在电脑上看到了完整的论文。
他看看顾玺年轻稚嫩的脸,还是不太相信。
点开《基于手征核力的丰中子钙同位素第一性原理计算》那部分,指着其中一个关键步骤问:“这里你采用了改进后的手征有效场论,为什么不选择传统的g矩阵方法?传统方法在计算重核时不是更稳定吗?”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论文的创新点上。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走到旁边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快速画出两种方法的计算模型:“李院士,传统g矩阵方法在处理丰中子同位素时,会忽略弱束缚态的贡献,导致误差超过5%。”
“而改进后的手征有效场论,能更精准地描述核子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钙-60这类丰中子核素的计算中,误差可以控制在2%以内。”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马克笔在白板上划过的轨迹流畅而自信,从核力参数的选取到计算结果的验证,每个细节都阐述得条理清晰。
李远山站在旁边,眼神里的震惊渐渐被欣赏取代——眼前的少年不仅对论文内容了如指掌,甚至能对研究方法的优劣做出深度分析,这份专业度,连很多博士研究生都未必能达到。
等顾玺讲完,李远山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看来这两篇论文真是你的。我做核物理研究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年轻的研究者。”
“你这两篇论文,解决了我们研究所目前在丰中子核素计算和量子相变研究上的两个难题。”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又问:“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读大学?”
“十八岁,我是a大的大一新生。”顾玺答,顺势拿出辛从南的推荐信。
“李老师,这是辛从南老师为我写的推荐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