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4 / 7)
古骜闻此言,知怀歆意有所指,便问道:“为何这么说呢?”
怀歆道:“恕我说一句不敬的话。汉王当日入府寻吕公子,方知吕公子不在,虞太守却久候。虞太守先父所部将领一等,多居于汉中,对于吕公子之行,可谓了若指掌。既然如此,他为何自己不称王,却以汉王为王?”
古骜道:“依你之意?”
怀歆道:“虞太守从小家遭大变,其胸中志向,如今我细观,不外乎是令世庶就此一平而已。然其父不得伸志,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几败于‘操之过急’四字,因此虞太守承其父志,愿成事,生平唯谨慎是也。”
古骜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然?”
怀歆道:“他不愿称王,意在于此——只要称王,便可择主而事。前台之人可以是吕太守,亦可以是为吕公子,再可以是汉王你……”怀歆顿了顿,轻轻地道:“但凡他隐在幕后,便能保存寒门的力量,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换的不过是前台之人,他却能稳坐后方。此举对他是谨慎,对汉王征戎却是不利。”
古骜沉默不语,怀歆续道:“戎地难安,历来如是。别说以汉中黔中两郡之力了,历代武皇帝,就是倾全国之力,都未必能下戎。如今汉王征戎,虽然时过境迁,我军与戎地之力此消彼长,又恰逢戎王崩而嗣子未定,大有可为。可万一攻戎地时受挫一二,虞太守担心寒门兵甲就此消损,而想换了前台之人,又该如何?那时候,汉王在戎地征伐,可不在汉中镇守啊。危机之际,是否从汉中增兵,是否从天水将粮草运至戎地,可就不是汉王说得算了。”
古骜看着隔着一张案几坐在对面,沉静地剥丝抽茧般,缓言分析着形势的怀歆……忽然有一种感觉,眼前此人,已非他在竹林中初见的那个少年了。
古骜尚记得,书院中的怀歆,独自一人看书时脸上总有寥落之色;北地时的怀歆,谈及国事总是忧心,谈及家事友人却又总是开怀;而如今投奔汉中的怀歆,那苍白而俊秀的容颜上,再也不见了往日的灵动,而目光里却隐藏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决绝。
古骜心道,既有了这份心意,怀歆今后,便再也不会被清高所羁绊。怀歆年少时曾说,‘这天下,还没有我怀歆甘心服侍的人主’,如今,既然怀歆进谋于前,那句话便就此作古,怀歆现在,是他汉王的人了。
古骜缓缓地道:“怀兄这是……诛心之论啊。”
怀歆道:“若你是骜兄,我便不与你说了,因我素知你与虞太守有情谊;可如今,既是汉王,事关抗戎成败,我不得不进言。”
古骜轻叹一声:“……你说得对,让孤好好想想。”
看着怀歆告辞而去的背影,古骜陷入了沉思,虞君樊之势力盘根错节,在他尚未成为汉王之时,在他只不过是出龙山军统之时,无疑乃助力,可如今他已是汉王了,是寒门名至实归的统帅
——古骜自忖对虞君樊向来以诚相待,可虞君樊却似乎瞒他良多。
↑返回顶部↑
怀歆道:“恕我说一句不敬的话。汉王当日入府寻吕公子,方知吕公子不在,虞太守却久候。虞太守先父所部将领一等,多居于汉中,对于吕公子之行,可谓了若指掌。既然如此,他为何自己不称王,却以汉王为王?”
古骜道:“依你之意?”
怀歆道:“虞太守从小家遭大变,其胸中志向,如今我细观,不外乎是令世庶就此一平而已。然其父不得伸志,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几败于‘操之过急’四字,因此虞太守承其父志,愿成事,生平唯谨慎是也。”
古骜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然?”
怀歆道:“他不愿称王,意在于此——只要称王,便可择主而事。前台之人可以是吕太守,亦可以是为吕公子,再可以是汉王你……”怀歆顿了顿,轻轻地道:“但凡他隐在幕后,便能保存寒门的力量,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换的不过是前台之人,他却能稳坐后方。此举对他是谨慎,对汉王征戎却是不利。”
古骜沉默不语,怀歆续道:“戎地难安,历来如是。别说以汉中黔中两郡之力了,历代武皇帝,就是倾全国之力,都未必能下戎。如今汉王征戎,虽然时过境迁,我军与戎地之力此消彼长,又恰逢戎王崩而嗣子未定,大有可为。可万一攻戎地时受挫一二,虞太守担心寒门兵甲就此消损,而想换了前台之人,又该如何?那时候,汉王在戎地征伐,可不在汉中镇守啊。危机之际,是否从汉中增兵,是否从天水将粮草运至戎地,可就不是汉王说得算了。”
古骜看着隔着一张案几坐在对面,沉静地剥丝抽茧般,缓言分析着形势的怀歆……忽然有一种感觉,眼前此人,已非他在竹林中初见的那个少年了。
古骜尚记得,书院中的怀歆,独自一人看书时脸上总有寥落之色;北地时的怀歆,谈及国事总是忧心,谈及家事友人却又总是开怀;而如今投奔汉中的怀歆,那苍白而俊秀的容颜上,再也不见了往日的灵动,而目光里却隐藏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决绝。
古骜心道,既有了这份心意,怀歆今后,便再也不会被清高所羁绊。怀歆年少时曾说,‘这天下,还没有我怀歆甘心服侍的人主’,如今,既然怀歆进谋于前,那句话便就此作古,怀歆现在,是他汉王的人了。
古骜缓缓地道:“怀兄这是……诛心之论啊。”
怀歆道:“若你是骜兄,我便不与你说了,因我素知你与虞太守有情谊;可如今,既是汉王,事关抗戎成败,我不得不进言。”
古骜轻叹一声:“……你说得对,让孤好好想想。”
看着怀歆告辞而去的背影,古骜陷入了沉思,虞君樊之势力盘根错节,在他尚未成为汉王之时,在他只不过是出龙山军统之时,无疑乃助力,可如今他已是汉王了,是寒门名至实归的统帅
——古骜自忖对虞君樊向来以诚相待,可虞君樊却似乎瞒他良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