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钱和城里来的玩具足够让这个孩子成为村里的孩子王,尽管每天几块钱可能只是弟弟订鲜奶的费用。

  电影发生的季节是秋天,距离这个孩子的父母上一次回老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所以他手里的羽毛球已经秃了,拍子上也断了线。

  这个孩子的父母回回家的频率比马戏团来这个村子的频率还低。

  这就是留守儿童的困境。

  因为一直没有待在父母身边,所以和父母没什么感情;因为农村的教育条件比不上城里,所以学习也比不上跟在父母身边的弟弟;又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又“没见识”,即使后面被接到城里,也会被父母觉得畏首畏尾不大气。

  跟父母压根没有感情,又大概率学习不好,这些孩子未来很可能会重复他们父母的道路,等到十七八岁就辍学进城打工。

  以前的留守儿童还好些,在农村没什么玩的,还会认真读读书;电子产品越来越流行以后,很多留守儿童会沉迷手机了,因为爷爷奶奶也没什么耐心带他们,能够让一个孩子安安静静不惹事的方法就是给他们个手机。

  而他们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弟弟是“城里人”,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就算读不了书打工,至少眼界开阔些,打工工资可能还更高。

  这样对两个孩子极其不公平的培养方式早晚会闹出乱子来。

  男孩在别的孩子羡慕的眼光中,一下子拿下了两箱可乐,几个孩子上来帮他搬,希望自己能借此喝上几口。

  村子里的各处离祠堂都不是很远,把东西拿走以后,没过多久孩子们又回来了,这次有不少老人也听到卖货郎来了的吆喝,拿着钱过来买些生活用品。

  孩子里的主角这次也出现了,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爷爷则跟在边上,一家三口走到了货车旁边。

  爷爷背上背着个背篓,奶奶挎着个篮子。

  “嗖(收)山货喽?”奶奶用夹杂着浓厚口音的方言问梁丽雯。

  “嗖的!”梁丽雯一抬手就从车上拿下来个电子秤,放在地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