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铁轨 第34节(3 / 7)
如果凶手只是单纯的模仿犯,那么势必根据文字报道,重点将录像带撒落在床上,尤其是尸体身上。但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精准还原了十三年前的真实现场。这说明当年他是亲眼见过现场的少数人之一,甚至就是凶手本人。
可这么说来就很奇怪。精准还原现场无疑会大幅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对凶手的隐藏身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案情分析。对杀人犯来说,习惯是会上瘾的。如果犯案的手法不出现破绽,他们就很可能一直沿用下去。就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似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复刻命案过程中让自己的技艺趋于完美。
等等,或许可以找一位知情人士直接问一问。
第39章
自我小时候起,城关市的青年路一带就形成了夜宵一条街。晚上10点半,最后一班城管人员下班,路边摊就张罗着摆开了。
夜宵摊位的摆放很有学问,一般会找个标记物固定下来。于是,露天的摊子有了坊间自发起的名字,洋槐树烤羊肉串、桥头烧烤、新街口烧烤等等。
如今,巷口那棵老槐树依然生机勃勃,树下的烧烤摊也还开着,不过摊主早换了人,变成了一对年轻人,两人看起来应该是情侣或夫妇。男的正弯腰烤串;女的估摸三十岁上下,脸颊染有质朴的红晕,穿戴得干净利落。我刚一靠近,她就热情地招呼我坐下,递上塑料封装的菜单。
我在树下的塑料桌边坐下,佯装审视菜单,眼角余光观察着烤串的男人。只见他撒下一把孜然,将手中羊肉串互相拍打。多余的油脂滴入通红的黑炭中,发出嗞嗞声响,勾起点点火花,照亮了男人的面容——消瘦的长马脸,阴婺的表情。
虽已多年不见,但我知道他就是郑坤。
终于找到了,我心中暗想,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与那个叫许文静的女警一样,我觉得问题的突破口在瘪四这个人身上。他和李学强命案的关系实在太深了,不管是不是凶手,肯定多少知道点真相。
虽说怎么找到他也是一大难题,但我掌握有一条其他人不知道的优势线索,就是那对混混组合——郑坤和张志豪的深厚关系。两人曾亲密无间,有着乌鸦和狼一般的共生关系。很难想象这么多年来郑坤一次也没暗中联系过张志豪,轻易放弃这么好用的工具不符合他的性格。
而找到张志豪应该难度不大,从他嘴里撬出情报更是轻而易举。
于是,我乐观地向公司请了一星期的年假(五年没请过假了,我利用这一点向总经理说理,强行争取下来的),踏上了寻人之旅。
↑返回顶部↑
可这么说来就很奇怪。精准还原现场无疑会大幅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对凶手的隐藏身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案情分析。对杀人犯来说,习惯是会上瘾的。如果犯案的手法不出现破绽,他们就很可能一直沿用下去。就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似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复刻命案过程中让自己的技艺趋于完美。
等等,或许可以找一位知情人士直接问一问。
第39章
自我小时候起,城关市的青年路一带就形成了夜宵一条街。晚上10点半,最后一班城管人员下班,路边摊就张罗着摆开了。
夜宵摊位的摆放很有学问,一般会找个标记物固定下来。于是,露天的摊子有了坊间自发起的名字,洋槐树烤羊肉串、桥头烧烤、新街口烧烤等等。
如今,巷口那棵老槐树依然生机勃勃,树下的烧烤摊也还开着,不过摊主早换了人,变成了一对年轻人,两人看起来应该是情侣或夫妇。男的正弯腰烤串;女的估摸三十岁上下,脸颊染有质朴的红晕,穿戴得干净利落。我刚一靠近,她就热情地招呼我坐下,递上塑料封装的菜单。
我在树下的塑料桌边坐下,佯装审视菜单,眼角余光观察着烤串的男人。只见他撒下一把孜然,将手中羊肉串互相拍打。多余的油脂滴入通红的黑炭中,发出嗞嗞声响,勾起点点火花,照亮了男人的面容——消瘦的长马脸,阴婺的表情。
虽已多年不见,但我知道他就是郑坤。
终于找到了,我心中暗想,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与那个叫许文静的女警一样,我觉得问题的突破口在瘪四这个人身上。他和李学强命案的关系实在太深了,不管是不是凶手,肯定多少知道点真相。
虽说怎么找到他也是一大难题,但我掌握有一条其他人不知道的优势线索,就是那对混混组合——郑坤和张志豪的深厚关系。两人曾亲密无间,有着乌鸦和狼一般的共生关系。很难想象这么多年来郑坤一次也没暗中联系过张志豪,轻易放弃这么好用的工具不符合他的性格。
而找到张志豪应该难度不大,从他嘴里撬出情报更是轻而易举。
于是,我乐观地向公司请了一星期的年假(五年没请过假了,我利用这一点向总经理说理,强行争取下来的),踏上了寻人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