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95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云公益本身是为了扶危济困帮助弱小,实践社会责任,但是得到青云公益帮助的人会被贴上标签,认为是要么贫穷,要么有病。

  因而青云公益一直以来的准则就是对公高调,对私低调。

  给贫困乡村捐建教学楼,赠送图书、体育器材这些东西,一定要广加宣传,让外界都知道这里的贫穷,则会变成压水机先倒入的一杯水,为他们引来更多水。

  乡村和学校是集体,没有某个具体的人会显得异类,反而可借此跟上级争取更多资源,同样作为贫困乡村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还会有额外的光彩,大家知道你是在怎样落后的设施和师资力量下,达到如今成就,肯定付出翻倍的努力和辛苦。

  对个人的助学金则必须低调,因为这个东西跟贫穷挂钩,知道某人是获得者,几乎可以联想到他家境贫寒,家里人不乐意他上学等一系列悲惨故事,即便在同样贫困的乡村学校也会彼此之间形成落差。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能赌所有人看到不幸都会同情,都会愿意帮助,万一被取笑可能会毁掉一个人,岂不是好心办坏事,何况某些苦难者只想要自己坚强,不想别人同情他怜悯他。

  低调一些,越少人知道越好。

  “那我撤下来?”小张挠挠头,“青云公益毕竟是纯粹花钱的事业群,得有充分的资料说明我们做了哪些事,钱有没有乱花白花。”

  “有没有乱花看账,有没有白花看结果,都跟光秃秃几张相片没什么关系。”秦远山道。

  小张虽然没有经历过秦远山时代,但是老秦总的名号还是知晓,麻溜地撤下横幅收起,并嘱咐同事们只说是旅游团,不要说太多。

  当然他内心不以为然,肯参加这个行万里路活动的孩子,就算家境贫困,也不是敏感之辈,否则不可能接受,既然参加,要么外向活泼,要么可以改变。

  行程就是参观景点写观后感,东湖、黄鹤楼、博物馆、植物园,体验一下城市孩子的假期有着怎样的生活,属于精神文明的项目。

  作用就是增长见闻,愉悦身心,希望种下上进的种子,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能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相比捐建教学楼和助学金,青云公益认为这样的活动更有能动性,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与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保障上学的花费同等重要。

  这也是秦远山退休以后最关注的事,保证教学楼到位,核实助学金落实等工作繁杂而劳累,他已经不够精力去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