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堂下,谋士沮授眉头紧锁,出列进言:主公,如今我等虽得朝廷敕封,看似高枕无忧,但那睢阳城中推行的议席之策,恐非善举。我已听闻,曹孟德、袁公路等人,皆已派遣亲信入朝,名为议政,实为争夺朝堂话语之权。我等若不早做准备,恐怕将来要受制于人。

  袁绍闻言,不以为意地大笑起来:公与多虑了。文人能翻起什么大浪?这天下,终究是要看谁的兵强,谁的马壮!我冀州有精兵三十万,猛将如颜良、文丑,皆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那睢阳城里的圣人,不过是仗着天子名分,弄些花巧把戏。些许笔墨官司,不过是癣疥之疾,何足挂齿?

  一旁的谋士逢纪也连忙附和道:主公英明!沮别驾此言差矣。我等奉诏,已占尽大义。至于那议席,主公只需从州中選几个有名望但无实权的清谈之士送去,既应了朝廷的差,又不会对我等根基有丝毫影响。他们爱怎么议,便怎么议去,我等在邺城,手握兵戈,静观其变即可。

  沮授看着袁绍那志得意满的神情,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却见袁绍已经端起了酒盏,显然是不想再听了。他只能将满腹的忧虑咽回肚中,退回了队列。

  曹操、袁绍的决定,亦是绝大多数大诸侯的心态。

  于是,短短数月,天下格局已然巨变。

  如曹操、袁绍、袁术这般的大诸侯,都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摇身一变成了合法的封疆大吏。

  他们于法理上高枕无忧,只需要象征性地向朝廷朝贡,名义上扫清境内匪寇,畅通商路即可。但手中的重兵,一兵一卒都未曾削减,依然割据一方,牢牢掌控着治下的军政大权。

  他们坚信,重兵在手,无惧天下变局。

  对于那议席之策,大诸侯一开始只是当做一场无伤大雅的政治游戏。

  他们或精心挑选,或随意指派,纷纷派出了自己能够控制的议官入朝,参与那所谓的天下议政。

  然而,他们渐渐发现,当今的朝政果然如使者所言,由投签决断。只要己方阵营的票足够多,便能影响国策。

  他们不在中枢,但提出的议案,偶尔还能被多数票通过。

  一时间,诸侯都开始暗中角力,试图在朝堂上安插更多自己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睢阳的议事阁中悄然展开。

  而那些被朝廷刻意忽略的小诸侯,则迎来了灭顶之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