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番长谈,直至日暮西沉。

  谢均的政论,自有大儒背书,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拥有了坚实的根基。

  而圣人的威信,不同于谢乔头顶的标签,更容易让人信服,更能凝聚人心。

  数日后,议政殿。

  百官身着朝服,依品阶序列肃立。御座之上,天子安坐。

  谢均手持笏板,行至殿中,躬身一拜。

  臣,有本启奏。

  准。御座之侧,传来老内侍尖细的唱喏声。

  诸位同僚,今日召集朝会,乃为国之大事。天子年幼,国事维艰,内有匪患未平,外有诸侯割据。吾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为国尽忠。然,国事繁杂,决策不易。吾以为,凡涉国计民生、兵戈大事,不应仅凭一人之言,而当集思广益,汇聚百官之智慧。凡决大事,当集议定夺,朝会所立之人,皆可做主以定大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百官交头接耳,面露惊异。

  有官吏则眉头紧锁,显然心存疑虑。

  毕竟,自汉室建立以来,最高决策权一直集中于天子或权臣手中,何时有过百官共议,甚至做主决断之事?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王允猛地出列:太师,此举此举有违祖制啊!朝堂大政,岂可如市井儿戏,人言我言?若百官各执一词,议而不决,岂不更误国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