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5 / 6)
换粮食的军士是特意挑出来的,顶顶面善,笑起来还有双酒窝,望之极好亲近,就似寻常人家中的长兄,“自是。”
几个少年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地呆呆看着,直到有军士问了句,“小郎君,要不要我给你们把米拎回去?”
几人才反应过来,面上的喜色藏都藏不住,嘿嘿笑道:“多谢大人,我们几个能抬回去!”
说着,好像怕军士反悔似的,拎起装着米袋的筐,蹦蹦跶跶地跑走了。
随着几人带米回家,笑话他们是傻孩子的人纷纷傻眼了——怎么会有人真用大米换这不当吃不当喝的玩意?
在确认之后,百姓白天下田,日还没落时则带着一家老小挖蝗虫卵和幼虫。
而送到官署的幼虫、虫卵,则被烧得干干净净。
于是,一场因为连年干旱即有可能泛滥成灾的蝗难,即在此举下悄无声息地消弭于无形。
与此同时,第一批粮食与防疫病草药被送到兖郡。
季承宁给季琳去信报平安,季琳的回信在这两日亦到了。
只言简意赅地写着:知道了。又道:家中一切都好,勿虑。
除此之外,竟无一句指教之言,无丁点插手置喙的打算。
只随信附了一盒经放的肉干、季承宁在京时常吃的糕饼。
与季琳回信一道寄来的还有天工部司长沈楹的信,并两大箱沉甸甸的玩意。
季承宁掀开箱子。
↑返回顶部↑
几个少年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地呆呆看着,直到有军士问了句,“小郎君,要不要我给你们把米拎回去?”
几人才反应过来,面上的喜色藏都藏不住,嘿嘿笑道:“多谢大人,我们几个能抬回去!”
说着,好像怕军士反悔似的,拎起装着米袋的筐,蹦蹦跶跶地跑走了。
随着几人带米回家,笑话他们是傻孩子的人纷纷傻眼了——怎么会有人真用大米换这不当吃不当喝的玩意?
在确认之后,百姓白天下田,日还没落时则带着一家老小挖蝗虫卵和幼虫。
而送到官署的幼虫、虫卵,则被烧得干干净净。
于是,一场因为连年干旱即有可能泛滥成灾的蝗难,即在此举下悄无声息地消弭于无形。
与此同时,第一批粮食与防疫病草药被送到兖郡。
季承宁给季琳去信报平安,季琳的回信在这两日亦到了。
只言简意赅地写着:知道了。又道:家中一切都好,勿虑。
除此之外,竟无一句指教之言,无丁点插手置喙的打算。
只随信附了一盒经放的肉干、季承宁在京时常吃的糕饼。
与季琳回信一道寄来的还有天工部司长沈楹的信,并两大箱沉甸甸的玩意。
季承宁掀开箱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