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849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皇权的神圣性被嘉靖、万历祖孙俩糟蹋了一大半,这才有了新权力中心的生长空间。

  万历皇帝看完林泰来的奏疏,听了陈矩的奏报后,沉默良久。

  半晌过后,万历皇帝对陈矩问道:“林泰来是否已经尾大不掉?”

  陈太监很公道的说:“林泰来于国有大功,多年来亦利国利民。若无林泰来,朝廷钱粮难以运转,但其人确实也有失衡之趋势。”

  万历皇帝用半吊子“帝王术”三思过后,觉得应该加以制衡了,应该用谁来制衡?

  不过又舍不得林泰来带来的巨大利益,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晃荡的林泰来对皇权的直接威胁似乎没那么大,目前也没有推翻皇权的能力。

  最后万历皇帝摇摇头说:“今日先准了林泰来的请求册立奏疏吧,后面再说其他。”

  随即在林泰来的奏疏上亲笔批道:“立皇长子为皇太子,封皇三子为福王,颁诏告天下。”

  陈矩眼观鼻鼻观心的接了旨意,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的君主。

  干大事而那啥,见小利而那啥?有在无谓地方执拗任性的劲头,但在关键点却又缺乏不惜代价的果决。

  从皇帝职业的角度来说,这样不算太合格,但也未必是坏事?

  林泰来和张居正不一样,在江南的根基太深厚了,各种荣誉也几乎拉满了。

  真要狠心干起来,那大明大概也要伤筋动骨,烂成一滩了。

  反正目前情况很难评,他陈太监就是个工具人而已,想那么多作甚。

  拿着带有皇帝批示的奏疏,陈太监又回到东角门外廊屋,不太符合程序的将奏疏原件交给林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