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玉华这时似乎已从惶惶中走出,她听出万重文话中浓浓的讽刺之意,抬头苦笑一声,继而面色平静道:“你不必如此遮遮掩掩,话已至此,你不妨直言说苗贵妃手中有郭皇后与开山王私通的证据,还有太,祖留下的遗诏!”

  万重文这一回是真有些惊讶了,他没想到杜玉华居然对此事承认的如此坦然。

  杜玉华却已经想通了,既然对方什么都知道了,而她既畏惧又思念的那个人又派人挖了皇陵,那此事她再隐瞒又有何意义?

  她坐到了先前石凳上。

  “太,祖之时,后宫郭皇后与苗贵妃平分天下,郭皇后有皇后之位,膝下还有太子。苗贵妃却有太,祖的宠爱,还有太,祖最偏爱的恂郡王以及苗人在背后的支撑。郭皇后待宫人严苛,苗贵妃却事事周到,还让苗巫为宫人治病看伤,如此一来,后宫中许多奴仆都受过苗贵妃的恩惠,郭皇后的翊坤宫也不例外,有一名近身侍奉郭皇后的宫女察觉郭皇后与开山王的□□,又得知郭皇后准备对苗贵妃下手,便将此事密告苗贵妃,还盗走了一件证物送到苗贵妃手上。早年郭皇后生下太宗,开山王为避嫌疑,不敢对太宗多加疼爱,又想时时陪伴亲子,故而郭皇后就将开山王的一件王袍剪碎,与宫中锦缎参杂缝合做成一件小儿贴身肚兜,穿在年幼的太宗身上。待太宗渐渐长大,这件肚兜郭皇后又舍不得丢弃,就瞧瞧收了起来,没想到却被那名宫婢偷走送到了苗贵妃手上。”

  亲王冠服何时缝制,用何处何样绸缎缝制,经有何人之手,用过甚么样的技艺和绣法,又是如何损毁,一一都会记录在文书上存档起来。平时若无人追究,自然不会有人敢去看当时身上太子的太宗身上一件贴身肚兜是不是与损毁的亲王袍服有关,可一旦事情揭开,这便是铁证。因为太子的衣物,同样是有记录的!

  万重文出身贵胄,当然这中间的猫腻,他原本只知道郭皇后与开山王通奸有证物,却没想到是这样一件铁证,顿时蹙了蹙眉。

  杜玉华就像是没看到一样,“苗贵妃收了证物,却没有贸然将此事告诉太,祖,而是收买太,祖身边信任的内侍,隐晦向太,祖透露了一二。也正是因此,太,祖在得知消息前往亲自探查时才会事前留了遗诏给苗贵妃。”

  万重文叹了一口气。

  太,祖一代明君,战无不胜,心胸开阔,偏偏太过看重情义,又遇上苗贵妃心有顾忌,不肯做那坏人,更不敢将证物一下拿出掀了底牌,才叫太,祖心有疑惑,不肯相信竟被发妻与胞弟联手背叛,虽说事前以防万一的留了遗诏,仍旧只带了三两人便去捉奸。想必太,祖也不曾想到开山王竟与郭皇后真有□□,更不曾想到二人胆大包天竟干脆杀了他。而苗贵妃虽手握证物和遗诏,面对郭皇后与兵权在手的开山王,又能如何,只能艰辛的保住族人与恂郡王一条命罢了。而后来发生的种种悲剧,也正是因苗贵妃手中握着的东西。

  “郭皇后与开山王找了这两样东西十五年一无所获,好在后来苗人安分,恂郡王又在封地郁郁而终,慢慢放了心,只是郭皇后临死之前,依旧将事情交托给了郭家。”杜玉华无奈的笑起来,“谁知太宗后来竟一心宠爱上了出身苗人的桃妃,孝惠皇后出身郭氏,眼看太宗宠爱桃妃宠爱到了连孝惠皇后所出的子嗣都要交给桃妃的地步,郭家人心急如焚,又投鼠忌器,一直隐忍。直到孝惠皇后挣扎着生下高宗,高宗又平安长大,郭家人再忍不住了,便将这一桩秘事秘密禀告了太宗,本意是要太宗亲手将桃妃置于死地,谁知太宗太过宠爱桃妃,得知此事后竟仍旧不肯赐死桃妃,反而警告郭家与孝惠皇后,令他们不得擅自行事。只是桃妃心心念念要为苗贵妃伸冤,依旧在宫中暗自查找当年之事,还为了报仇暗中下手害死了孝惠皇后所出的安王与高宗的发妻,后来的文嘉皇后乃至高宗当时尚在襁褓中的嫡子,也就是后来高宗登基后追封的懿明太子。太宗万般无奈,只得鸠杀了桃妃,自己也一病不起,拖了三年沉疴难返,这才立了孝惠皇后正位中宫,又令高宗继位,后趁着孝惠皇后侍疾时悄悄以苗人秘药赐死了她,只令太医对外宣告孝惠皇后因劳累而暴病去世,想就此掩盖下这一桩隐秘。”

  “可高宗时因康妃所出的五皇子病重,此事又再度掀起波澜。”

  听了万重文的话,杜玉华笑了起来,“不错,时也命也,郭皇后,太宗都费尽心思想永远隐藏这个秘密,奈何总有人一再提起。五皇子病重,太医束手无策,便将太宗时被贬谪的太医令郑济民推举给高宗。郑济民的确医术超全,当初就察觉安王等人死因有异,奈何禀告太宗后却被太宗一力压下,还因此告老还乡开起了药铺。郑济民是耿介之人,因此事一直郁郁,便偷偷将懿明太子等人的脉案记录下来,并将此事告知后人。五十年过去,郑家药铺越做越大,此事一直压在郑家后人心上。直到昭和七年,高宗因五皇子之事召郑济民后人郑南生入京,郑南生察觉五皇子之病与苗人蛊毒有关后,便将往事和盘托出,高宗暴怒之下追查到底,大肆抓捕苗人,却从中得知身世之密,高宗与太宗性情大为不同,得知苗人一直没有找到太,祖的遗诏,那肚兜也不知流落何方,干脆大开杀戒,上万人头落地,苗人也由此被朝廷大肆追捕,至今仍不敢现于人前。”

  “不敢现于人前?”万重文原本神色凝重听着杜玉华的话,这会儿却大笑起来,“郡主啊郡主,你以为我是从何得知这段秘辛?”

  杜玉华一怔,继而不在意的道:“李廷恩之能,我早已见识,我虽不知道他如何得知,但以他的本事,查探到此事我并不意外,他告诉你,也是人之常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