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6)
这晚月华如水,同样朗照在李家村每一户农家的窗台上。
其中一户农房中烛火如豆,少女正襟端坐,于灯下静听老者教诲。
原来自那日一闹,李大山感念明景崇恩义,又得知他暂无定所,便干脆留他在自家暂住。明景崇也不推脱,于是,这里就成了师徒二人每日碰面的地点。
“师父,如今天下之势,您怎么看?”
明景崇捋须吟笑,“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靖立朝不久,且尚未完全占领中原,你若问我往后之势,我只能回答,尚待时机,方可一统。”
“谁来一统?”
“得道之人。”
“何为得道之人?”
明景崇笑而不答,岔开另一话题,“上次那些催税官差横征暴敛,你认为根源在何处?”
沈绾想了想:“自是上位者不知节制御下,昏聩无道之故。”
李大山在旁接言:“不错,这帮蛮夷自打侵占中原,没少欺负咱们老百姓。”
“大山,你再好好想想,百姓的穷苦真的只是源自拓摩入侵吗?”
明景崇这番问话,让李大山不由一默,百姓的困苦,似乎……由来已久。
“是啊,那些苛捐杂税其实自前朝就已经存在,”大山想了想后道,“只不过那些蛮夷手段更甚,逼得更紧而已。”
“正是,”明景崇道,“古往今来,变的是王朝统治,不变的是芸芸众生。哪怕是中原人统治的王朝,一旦离了民心,也同样会被潮流湮覆。”
↑返回顶部↑
其中一户农房中烛火如豆,少女正襟端坐,于灯下静听老者教诲。
原来自那日一闹,李大山感念明景崇恩义,又得知他暂无定所,便干脆留他在自家暂住。明景崇也不推脱,于是,这里就成了师徒二人每日碰面的地点。
“师父,如今天下之势,您怎么看?”
明景崇捋须吟笑,“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靖立朝不久,且尚未完全占领中原,你若问我往后之势,我只能回答,尚待时机,方可一统。”
“谁来一统?”
“得道之人。”
“何为得道之人?”
明景崇笑而不答,岔开另一话题,“上次那些催税官差横征暴敛,你认为根源在何处?”
沈绾想了想:“自是上位者不知节制御下,昏聩无道之故。”
李大山在旁接言:“不错,这帮蛮夷自打侵占中原,没少欺负咱们老百姓。”
“大山,你再好好想想,百姓的穷苦真的只是源自拓摩入侵吗?”
明景崇这番问话,让李大山不由一默,百姓的困苦,似乎……由来已久。
“是啊,那些苛捐杂税其实自前朝就已经存在,”大山想了想后道,“只不过那些蛮夷手段更甚,逼得更紧而已。”
“正是,”明景崇道,“古往今来,变的是王朝统治,不变的是芸芸众生。哪怕是中原人统治的王朝,一旦离了民心,也同样会被潮流湮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