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6)
奇袭常山郡的胜利在灵武激起了轩然大波。郭烈和沈惟的功劳太大,也太突兀了。在这个讲究资历与出身的权力中心,他们就像两柄没有刀鞘的利刃,锋芒毕露,令人不安。
中书侍郎裴冕,一位在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成为了第一个向他们发难的人。
在太子,或者说新皇李亨主持的第一次正式军议上,当沈惟再一次提出以奇兵扰乱叛军后方,为收复长安创造条件的方略时,裴冕站了出来。
“沈校书之策,险则险矣,却非王道之师所为。”老臣的声音洪亮而沉稳,“郭烈将军虽勇,然其出身……终究是心腹大患。若将数千兵马交予此人,一旦有变,其祸大于史思明!”
这番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文官的心声。
郭烈就站在沈惟的身后。他听着那些射向他的、充满敌意的言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看着沈惟那单薄却又无比挺直的背影。
沈惟没有转身,也没有因为裴冕的发难而显露出一丝一毫的慌乱。他只是向着御座上的李亨躬身一揖。
“陛下,臣以为,用人当论其能,而非其过往。郭将军此战,已呈其忠。若朝廷此时因其出身而弃之不用,岂非令天下有心报国之士寒心?”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直视着那幅悬挂在正中的巨幅关中地图。
“至于兵行险着,实乃为势所迫。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与叛军决战于坚城之下,乃是下策。唯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雷霆之势击敌要害,方能以最小之代价,换取最大之战果。臣请陛下,再予臣与郭将军五千精兵。三月之内,臣必将长安城西的门户——凤翔,拿下。若有差池,臣愿与郭将军一同,以死谢罪。”
他的声音不大,每一个字却都掷地有声。
李亨,这位在马嵬坡的兵变中被推上皇位的君主,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他看着下方那个神情坚定的清瘦书生,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个煞气冲天的彪悍武将,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准。”
这场发生在凤翔府的攻防战,后来被载入了史册。
沈惟再一次为郭烈复刻了那场他曾在梦中预演过无数次的悲剧——濮阳之战。他以自身为诱饵,故意在军阵部署上卖出一个巨大的破绽,引诱叛军主将出城决战。
↑返回顶部↑
中书侍郎裴冕,一位在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成为了第一个向他们发难的人。
在太子,或者说新皇李亨主持的第一次正式军议上,当沈惟再一次提出以奇兵扰乱叛军后方,为收复长安创造条件的方略时,裴冕站了出来。
“沈校书之策,险则险矣,却非王道之师所为。”老臣的声音洪亮而沉稳,“郭烈将军虽勇,然其出身……终究是心腹大患。若将数千兵马交予此人,一旦有变,其祸大于史思明!”
这番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文官的心声。
郭烈就站在沈惟的身后。他听着那些射向他的、充满敌意的言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看着沈惟那单薄却又无比挺直的背影。
沈惟没有转身,也没有因为裴冕的发难而显露出一丝一毫的慌乱。他只是向着御座上的李亨躬身一揖。
“陛下,臣以为,用人当论其能,而非其过往。郭将军此战,已呈其忠。若朝廷此时因其出身而弃之不用,岂非令天下有心报国之士寒心?”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直视着那幅悬挂在正中的巨幅关中地图。
“至于兵行险着,实乃为势所迫。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与叛军决战于坚城之下,乃是下策。唯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雷霆之势击敌要害,方能以最小之代价,换取最大之战果。臣请陛下,再予臣与郭将军五千精兵。三月之内,臣必将长安城西的门户——凤翔,拿下。若有差池,臣愿与郭将军一同,以死谢罪。”
他的声音不大,每一个字却都掷地有声。
李亨,这位在马嵬坡的兵变中被推上皇位的君主,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他看着下方那个神情坚定的清瘦书生,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个煞气冲天的彪悍武将,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准。”
这场发生在凤翔府的攻防战,后来被载入了史册。
沈惟再一次为郭烈复刻了那场他曾在梦中预演过无数次的悲剧——濮阳之战。他以自身为诱饵,故意在军阵部署上卖出一个巨大的破绽,引诱叛军主将出城决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