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4)
沈惟的兄长,沈珩,在吏部担任一名员外郎。他是个标准的世家子弟,为人处世圆滑周到,既有江南士族的风雅,又不乏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出的精明。此刻他正皱着眉,看着自己这个体弱多病、却总爱杞人忧天的弟弟。
“惟儿,你那份奏疏我递上去了。”沈珩叹了口气,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推到沈惟面前,“但是,结果并不如你所想。”
沈惟端起茶杯,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杨相国看了,”沈珩压低了声音,“据说他当场就笑了。说这是江南那些自命清高的腐儒在嫉妒安大帅的军功,是党同伐异的无稽之谈。还说……安大帅对圣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若再有此等构陷忠良的言论,定要彻查到底。”
沈惟预料到了奏疏会被无视,却没料到会得到如此轻佻而傲慢的对待。那上面每一个字,每一处推演,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是他从无数个不眠之夜里,从那个反复折磨他的噩梦中提炼出的警告。可在那位权倾朝野的相国眼中,不过是个笑话。
“兄长,”沈惟开口,声音有些沙哑,“这不是笑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兵力,早已超过朝廷在北方的总和。安禄山麾下精兵,只知有将,不知有君。其帐下胡将皆骁勇善战,而我朝中枢诸将,久疏战阵。一旦他反,河北将望风而降,叛军不出一月,便可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够了!”沈珩厉声打断了他,“这些话,在我这里说说便罢,万不可再对外人提起!惟儿,你是不是病得久了,看什么都觉得灰暗?如今是何等盛世,海晏河清,万国来朝,怎么可能说乱就乱?安禄山是圣上最宠信的边将,你这般揣测,是会给整个沈家招来大祸的!”
沈珩看着弟弟那张固执而苍白的脸,语气又软了下来:“我知道你熟读史书,但书上的东西未必就是眼前的现实。听兄长一句劝,把那些舆图、兵册都烧了吧。安安心心在集贤殿做你的校书郎,养好身体,这才是正经事。”
沈惟没有再争辩。
他知道,兄长的话代表了长安城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都被这持续了数十年的太平盛世麻痹了,就像一群温水里的青蛙,对那越来越近的沸腾毫无察觉。
他默默地喝完了那杯茶,起身告辞。走出兄长府邸时,天色已近黄昏。他看着眼前这条熟悉的长街,那些归家的行人,嬉闹的孩童,檐下挂着的灯笼,一切都如此安详。可在他眼中,这所有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像是一幅即将被大火吞噬的画。
他无力阻止这一切。
他也不知道那头猛兽,是否会走上他指引的路。
……
秋去冬来,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返回顶部↑
“惟儿,你那份奏疏我递上去了。”沈珩叹了口气,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推到沈惟面前,“但是,结果并不如你所想。”
沈惟端起茶杯,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杨相国看了,”沈珩压低了声音,“据说他当场就笑了。说这是江南那些自命清高的腐儒在嫉妒安大帅的军功,是党同伐异的无稽之谈。还说……安大帅对圣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若再有此等构陷忠良的言论,定要彻查到底。”
沈惟预料到了奏疏会被无视,却没料到会得到如此轻佻而傲慢的对待。那上面每一个字,每一处推演,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是他从无数个不眠之夜里,从那个反复折磨他的噩梦中提炼出的警告。可在那位权倾朝野的相国眼中,不过是个笑话。
“兄长,”沈惟开口,声音有些沙哑,“这不是笑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兵力,早已超过朝廷在北方的总和。安禄山麾下精兵,只知有将,不知有君。其帐下胡将皆骁勇善战,而我朝中枢诸将,久疏战阵。一旦他反,河北将望风而降,叛军不出一月,便可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够了!”沈珩厉声打断了他,“这些话,在我这里说说便罢,万不可再对外人提起!惟儿,你是不是病得久了,看什么都觉得灰暗?如今是何等盛世,海晏河清,万国来朝,怎么可能说乱就乱?安禄山是圣上最宠信的边将,你这般揣测,是会给整个沈家招来大祸的!”
沈珩看着弟弟那张固执而苍白的脸,语气又软了下来:“我知道你熟读史书,但书上的东西未必就是眼前的现实。听兄长一句劝,把那些舆图、兵册都烧了吧。安安心心在集贤殿做你的校书郎,养好身体,这才是正经事。”
沈惟没有再争辩。
他知道,兄长的话代表了长安城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都被这持续了数十年的太平盛世麻痹了,就像一群温水里的青蛙,对那越来越近的沸腾毫无察觉。
他默默地喝完了那杯茶,起身告辞。走出兄长府邸时,天色已近黄昏。他看着眼前这条熟悉的长街,那些归家的行人,嬉闹的孩童,檐下挂着的灯笼,一切都如此安详。可在他眼中,这所有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像是一幅即将被大火吞噬的画。
他无力阻止这一切。
他也不知道那头猛兽,是否会走上他指引的路。
……
秋去冬来,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