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7)
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劝说过季桓出仕。
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自我放逐之后,在一个初春的午后,季桓看着镜中自己那张陌生而又憔悴的脸,终于想起了白门楼下那最后的微笑。
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他的生。
如果他就这样如同尘埃般寂灭,那才是对那场死亡最彻底的背叛。
他开始吃饭,开始读书,开始在司空府那座巨大的藏书阁里,翻阅那些浩如烟海的竹简。
他要活下去。
以“见证者”的身份活下去。
建安五年,官渡。
曹操与袁绍,这两个北方最强大的男人展开了决定天下归属的生死对决。
战事一度陷入胶着。曹军粮草不济,军心动摇,数次派人送信回许都,言语间已有了退意。
就在这时,季桓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求见了曹操。
他没有谈论兵法,也没有分析战局。他只是将一卷他亲手绘制的、关于袁绍军粮草囤积之地——乌巢的防卫疏漏图放在了曹操的面前。
而后,他提出了他的条件。
曹操看着眼前这个青年沉默了许久,他依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神情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最终,他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自我放逐之后,在一个初春的午后,季桓看着镜中自己那张陌生而又憔悴的脸,终于想起了白门楼下那最后的微笑。
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他的生。
如果他就这样如同尘埃般寂灭,那才是对那场死亡最彻底的背叛。
他开始吃饭,开始读书,开始在司空府那座巨大的藏书阁里,翻阅那些浩如烟海的竹简。
他要活下去。
以“见证者”的身份活下去。
建安五年,官渡。
曹操与袁绍,这两个北方最强大的男人展开了决定天下归属的生死对决。
战事一度陷入胶着。曹军粮草不济,军心动摇,数次派人送信回许都,言语间已有了退意。
就在这时,季桓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求见了曹操。
他没有谈论兵法,也没有分析战局。他只是将一卷他亲手绘制的、关于袁绍军粮草囤积之地——乌巢的防卫疏漏图放在了曹操的面前。
而后,他提出了他的条件。
曹操看着眼前这个青年沉默了许久,他依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神情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最终,他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