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6)
“他为什么出征?”谢林川接着问:“十四岁,怎么算都太小了。”
陆长霞:“是郎君自请要去的,没人知道为什么陛下同意了。我没有问过郎君,郎君也没有告诉我。”
谢林川眼前慢慢凝了个人,他能看清他的脸,大约是树生山上磕破膝盖都要好好哭一日的稚嫩样子,却一个人从皇宫走向军营。
“九冈山之战,你记得多少?”谢林川抚了抚额。
后背的劫缚隐隐发烫,烧的他生疼。他靠坐在沙发上,接着说:“他为什么去打那场仗,这也是你们陛下的意思?”
“九冈山易守难攻,人又不多,也因为人少,粮食种不出富余的,许多年不上朝贡,陛下本就心有不满,再加上九冈山地广物博,常与邻国交换物资维持边界生存,于是就给安了个「谋逆」的罪名,将郎君指派去,收复失地。”
当年的藏巳只有十九岁,刚从上一个战场上死里逃生,休息不足半月,便又领兵去了西南。九冈山向来民风淳朴,他心里大约猜出情况不是旨意里给的那样,却不得不领兵出征。
谢林川起了好奇心,问道:“他怎么做?”
“九冈山一战……打得很是艰难。我们带的兵马本就不足,原以为只是去谈和,却在去的路上便屡遭埋伏。那些人是冲着郎君来的,他……受了很多伤,但总要一夜便能愈合。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藏巳将军刀枪不入」的传言逐渐在九冈山老幼皆知,甚至传回了宫里。”
陆长霞顿了顿,眼神空下来:“如果没这些传言……他也许不会死的那么惨。”
那一路上行刺无数,花样百出,他们在其中一个刺客身上搜到了悬赏令,才知道,现如今藏巳的头颅居然已经价值连城。
就算再怎么蠢,大家也看得出,九冈山之战只是一个幌子,这实则是陛下给藏巳设的死路。
陆长霞求他,说:逃吧。
藏巳没有回答。
十九岁的少年一夜没睡。第二日,他将手下士兵集结,把真相宣之于众,然后告诉他们:想走的可以走。
↑返回顶部↑
陆长霞:“是郎君自请要去的,没人知道为什么陛下同意了。我没有问过郎君,郎君也没有告诉我。”
谢林川眼前慢慢凝了个人,他能看清他的脸,大约是树生山上磕破膝盖都要好好哭一日的稚嫩样子,却一个人从皇宫走向军营。
“九冈山之战,你记得多少?”谢林川抚了抚额。
后背的劫缚隐隐发烫,烧的他生疼。他靠坐在沙发上,接着说:“他为什么去打那场仗,这也是你们陛下的意思?”
“九冈山易守难攻,人又不多,也因为人少,粮食种不出富余的,许多年不上朝贡,陛下本就心有不满,再加上九冈山地广物博,常与邻国交换物资维持边界生存,于是就给安了个「谋逆」的罪名,将郎君指派去,收复失地。”
当年的藏巳只有十九岁,刚从上一个战场上死里逃生,休息不足半月,便又领兵去了西南。九冈山向来民风淳朴,他心里大约猜出情况不是旨意里给的那样,却不得不领兵出征。
谢林川起了好奇心,问道:“他怎么做?”
“九冈山一战……打得很是艰难。我们带的兵马本就不足,原以为只是去谈和,却在去的路上便屡遭埋伏。那些人是冲着郎君来的,他……受了很多伤,但总要一夜便能愈合。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藏巳将军刀枪不入」的传言逐渐在九冈山老幼皆知,甚至传回了宫里。”
陆长霞顿了顿,眼神空下来:“如果没这些传言……他也许不会死的那么惨。”
那一路上行刺无数,花样百出,他们在其中一个刺客身上搜到了悬赏令,才知道,现如今藏巳的头颅居然已经价值连城。
就算再怎么蠢,大家也看得出,九冈山之战只是一个幌子,这实则是陛下给藏巳设的死路。
陆长霞求他,说:逃吧。
藏巳没有回答。
十九岁的少年一夜没睡。第二日,他将手下士兵集结,把真相宣之于众,然后告诉他们:想走的可以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