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4)
“哎呀,这可怎么办?要不咱们去找村长开个假条,申请去镇上供销社买点粮食吧!”
这次开口的是几个知青里头家境最好的王秋曼,她父母是双职工,家里三个女孩一个弟弟,她父母虽然重男轻女,却也对这个来下乡的女儿还不错,给她留了三十块钱,够买很多吃的了。
要知道现在一斤猪肉不过六毛五,三十块钱可是一笔巨款,所以王秋曼有底气说这个话。
其他几人面色阴沉,却也只能无奈点头,还要接着过日子,总不能喝风吧!
也算他们运气好,这天下午就下起了雨,下雨了自然不能再下地,他们挑水灌溉也算能休息一天,就由知青里头年纪最大的李裕去找洛大山批了个条子,准备去镇上买点粮食和日用品。
像他们这样的知青 ,没有审批的条子,哪里都去不了,要是跑了,还会被抓回来流放到北大荒去,这叫做破坏革命事业。
李裕二十二岁,家里还有两个十五的弟弟,没办法这个下乡的名额就落在他头上,他平日不太爱说话,只踏实做事,洛大山对他印象不错。
李裕站在堂屋里头等洛大山批条子,他刚刚去了村委会,结果洛大山不在那,李书记和他说洛大山回家了,于是李裕就来了洛家。
洛家房屋很宽敞,要是以前,他也不会对几间青砖房感叹什么,但是在知青宿舍生活了几天后,他才知道在乡下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多么幸福。
门口进来的地方铺了些碎石子和青石板,雨水顺着石板间隙流到沟里去,院子被竹篱笆遮掩着,两边的菜地里也都郁郁葱葱,蔬菜长得很漂亮。
他想,他们也可以在知青点门口种点菜,也是不错的口粮来源。
洛大山拿着纸条出来的时候,李裕双手接过,然后走进了雨幕,伞不大,高个子年轻人佝偻在雨伞下头,很快出了院子。
李裕走在路上想,刚刚好像看见洛村长屋后还盖了个小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储物的地方。
李裕刚走,洛姝就从洛老太太的房间出来了,今天洛大山在家也是因为洛老太太的房间有个地方瓦碎了,有点漏雨,趁着刚刚雨小了,洛大山和两个儿子一起把那片给补上了,用的油布,防水性很好。
雨天实在是不适合盖瓦,等天晴了再把瓦换了。
↑返回顶部↑
这次开口的是几个知青里头家境最好的王秋曼,她父母是双职工,家里三个女孩一个弟弟,她父母虽然重男轻女,却也对这个来下乡的女儿还不错,给她留了三十块钱,够买很多吃的了。
要知道现在一斤猪肉不过六毛五,三十块钱可是一笔巨款,所以王秋曼有底气说这个话。
其他几人面色阴沉,却也只能无奈点头,还要接着过日子,总不能喝风吧!
也算他们运气好,这天下午就下起了雨,下雨了自然不能再下地,他们挑水灌溉也算能休息一天,就由知青里头年纪最大的李裕去找洛大山批了个条子,准备去镇上买点粮食和日用品。
像他们这样的知青 ,没有审批的条子,哪里都去不了,要是跑了,还会被抓回来流放到北大荒去,这叫做破坏革命事业。
李裕二十二岁,家里还有两个十五的弟弟,没办法这个下乡的名额就落在他头上,他平日不太爱说话,只踏实做事,洛大山对他印象不错。
李裕站在堂屋里头等洛大山批条子,他刚刚去了村委会,结果洛大山不在那,李书记和他说洛大山回家了,于是李裕就来了洛家。
洛家房屋很宽敞,要是以前,他也不会对几间青砖房感叹什么,但是在知青宿舍生活了几天后,他才知道在乡下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多么幸福。
门口进来的地方铺了些碎石子和青石板,雨水顺着石板间隙流到沟里去,院子被竹篱笆遮掩着,两边的菜地里也都郁郁葱葱,蔬菜长得很漂亮。
他想,他们也可以在知青点门口种点菜,也是不错的口粮来源。
洛大山拿着纸条出来的时候,李裕双手接过,然后走进了雨幕,伞不大,高个子年轻人佝偻在雨伞下头,很快出了院子。
李裕走在路上想,刚刚好像看见洛村长屋后还盖了个小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储物的地方。
李裕刚走,洛姝就从洛老太太的房间出来了,今天洛大山在家也是因为洛老太太的房间有个地方瓦碎了,有点漏雨,趁着刚刚雨小了,洛大山和两个儿子一起把那片给补上了,用的油布,防水性很好。
雨天实在是不适合盖瓦,等天晴了再把瓦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