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母后想得周到。”对于谋算,我的确不如母后多矣,也不如四皇姐。

  没过多久,大皇兄身后带着“畏畏缩缩”脸上包扎好的四皇姐,前来向母后请安,并说了我的过错,希望母后放四皇姐一马,不要再囚禁她了。

  母后佯装呵斥了我一番,我极其配合母后,佯装害怕地跪倒在地,说:“母后,求求你原谅阿五吧。阿五是无心之过。”

  母后假装生气,罚了我一些金银,此事尽了。

  出了宫门,我便让红啼派人查大皇兄亲卫柳述的事。

  柳述是父皇重臣柳机之子,据说他少年聪颖,十分的有才干。

  父皇登基后,任命柳机为华州刺史,因对他十分信任,且华州离都城较近,父皇每月都要召见他,而后他又改迁翼州刺史。据说柳机在华州和翼州任职,很得人心。

  我想百姓对柳机评价如此之高,且他不常在大兴,估计是不知道他收为义子的柳述疑是王谊的二儿王奉年。

  而后我又打听到,柳述居然是柳机的亲儿,不是义子,只是小时候多病,其父母为了让他强身健体,曾把他送到都城附近的寺庙里苦修武艺,于几年前才回到父母的身边。

  而后我派人更深入地调查,发现柳述回到柳机身边的时间,正是王家出事王奉年失踪后不久。

  于是我根据柳家妻妾子嗣的情况,不由联想,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真正的柳述被王奉年调包了。也许真正的柳述早已夭折,其母作为正室却再没为柳机生下另一个男儿,妾室生有男儿。她害怕失宠或是家中的地位不保,在柳述夭折后,发现河岸边上的王奉年,心下一动,想着反正柳述已离家多年,柳机早已忘却柳述儿时的模样,再说了小孩子一天天长大,模样也是会变的。不如让王奉年代替柳述成为柳家的长子,这样她便可以保住正妻的位置。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推理。我把我的想法和柳述很有可能是王奉年的事,写信告诉曾经的婆母罗氏。

  他们王家的事,还是由他们自己折腾吧,与我何干。

  从此,每次东宫亲卫换人守卫的时候,都有一个渴望见到亲儿的妇人,站在亲卫们休息的宫外别院门前,不肯离去,一直拉着名为柳述实疑为王奉年的家伙,说他是亲儿。人人都当她是个疯子,不肯相信她的话,甚至包括热心肠的王奉年。

  我没打算帮忙,冷眼看戏,看着他们在一旁折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