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4 / 7)
看到这用牛拖的书和这一条长龙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乱世让多少书籍流失民间。
这几天我可是大开眼界,比如有人拿一张牛皮,上面是乱七八糟的字符,说这是家族流传下来的古书,很有收藏价值。有官员看后批准了,被我驳了回去,我说:“既然是家中古物,就应该好好收藏,不应拿出来,让家中气运消减。”
还有人拿树叶编成书籍的模样,弄上字冒充古籍。有些更狠,从乱葬岗拔几件破衣服,在上面弄上几个血字,美其名曰:先人血书。即用家族先人血写下来的书!
到最后什么都有,比如在石头上刻字,在木板上刻字,在动物的尸骨上刻字,皆美其名曰:上古奇书。
我实在受不了这些,过后和负责的官员商量,说:“不管是不是上古书籍,只看没有借鉴的价值,对我大隋发展有没有利,若没有即使真是上古奇书,我们也一概不收。毕竟我大隋开国初期,国库并不充盈。”
这样一来,收集书籍便有了方向,不再这么的盲从。这些官员对我也越发听命。
突然,一名官员和一名看似庄稼汉的百姓争执起来。
庄稼汉是个中年男子,头发稀疏,面色发黄,瘦小的身躯已见病态,但他却能口齿清晰地说:“官爷,我因先辈做过官,从而懂几个字。这本书虽是近来所成,但里面所写都是我这些年务农的收获。有关如何引水利田,在春耕时如何下秧,如何防虫害等等。这些都是我的心血,就不说什么,单单这些纸张就花了我不少银子,您怎能说这书一文不值呢?”
官员摇头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只收集古籍。你这是现本,我们不要。”
庄稼汉闻后,泪声俱下:“先人的智慧应得到尊重,但当下百姓的智慧难道就应被鄙视弃之吗?我大隋得明主在世,因尊重百姓的智慧,而不是分先人后辈。”
他说到后面泣不成声:“不瞒官爷说,我因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深恐自身的才能不能流传于世,把治病的药钱都省了下来,就为了这几十页纸。”
我看到他把手中的书,颤抖地递给官员,带着绝望说:“拿去,算我赵某送给大隋了!”
他身后的百姓看不下去,纷纷说:“他说得对。大隋不应该只买古籍。”
“这人为了这本书连看病的药钱都用尽了。大隋怎可如此无情,不讲道理。”
“就是。哎,太可怜了!”
↑返回顶部↑
这几天我可是大开眼界,比如有人拿一张牛皮,上面是乱七八糟的字符,说这是家族流传下来的古书,很有收藏价值。有官员看后批准了,被我驳了回去,我说:“既然是家中古物,就应该好好收藏,不应拿出来,让家中气运消减。”
还有人拿树叶编成书籍的模样,弄上字冒充古籍。有些更狠,从乱葬岗拔几件破衣服,在上面弄上几个血字,美其名曰:先人血书。即用家族先人血写下来的书!
到最后什么都有,比如在石头上刻字,在木板上刻字,在动物的尸骨上刻字,皆美其名曰:上古奇书。
我实在受不了这些,过后和负责的官员商量,说:“不管是不是上古书籍,只看没有借鉴的价值,对我大隋发展有没有利,若没有即使真是上古奇书,我们也一概不收。毕竟我大隋开国初期,国库并不充盈。”
这样一来,收集书籍便有了方向,不再这么的盲从。这些官员对我也越发听命。
突然,一名官员和一名看似庄稼汉的百姓争执起来。
庄稼汉是个中年男子,头发稀疏,面色发黄,瘦小的身躯已见病态,但他却能口齿清晰地说:“官爷,我因先辈做过官,从而懂几个字。这本书虽是近来所成,但里面所写都是我这些年务农的收获。有关如何引水利田,在春耕时如何下秧,如何防虫害等等。这些都是我的心血,就不说什么,单单这些纸张就花了我不少银子,您怎能说这书一文不值呢?”
官员摇头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只收集古籍。你这是现本,我们不要。”
庄稼汉闻后,泪声俱下:“先人的智慧应得到尊重,但当下百姓的智慧难道就应被鄙视弃之吗?我大隋得明主在世,因尊重百姓的智慧,而不是分先人后辈。”
他说到后面泣不成声:“不瞒官爷说,我因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深恐自身的才能不能流传于世,把治病的药钱都省了下来,就为了这几十页纸。”
我看到他把手中的书,颤抖地递给官员,带着绝望说:“拿去,算我赵某送给大隋了!”
他身后的百姓看不下去,纷纷说:“他说得对。大隋不应该只买古籍。”
“这人为了这本书连看病的药钱都用尽了。大隋怎可如此无情,不讲道理。”
“就是。哎,太可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