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嘴八舌,原本安静的朝殿竟随地生惊雷,有平淡拘谨的,有耿直大方的,有急忙进谏的,有阴阳打压的,各式各样的声色声调纷乱不已,吵得周澈有点头痛。

  但在他看来,那些本是各执一词的官员们,在听到以丞相一党之中有人将其反驳,不是立即调转口风,好似是被怼得一言不发;就是默不作色者冷眼看局势走向。

  如此下来,敢与之抗衡的唯有太傅为首的一方文官。

  周澈默默扫过那些正处于中心地带的官员们,其中便有前不久刚归朝的谢礼书。

  他知此人颇有气节,且在朝中颇有威信,却不对其透露宋青背后所谓何人。只想着此人若是不为自己所用,宁可将其抹去,也不可落入他人阵营,以免妨碍了皇兄招募朝中势力。

  周治余光扫过这只狐狸,便知其没安好心。不过,他倒也不再此时打草惊蛇,想看看自己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弟究竟在盘算些什么。

  将水患一事翻了过去,陆续皆是相对分散的小事。其中当有人提出扩充本朝兵马,毕竟现如今便唯有霍家军可称得上是大燕国防,倘若他国进犯,怕也是对大燕也是不利。

  这件事倒是引起了皇帝的兴趣,便询问起在场他人意见。

  只看见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什么。

  大燕以文为重,人人都将进京做文臣为毕生所求,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好苗子来。

  见皇帝有些扫兴,谢礼书便上前说道:“今年文武双科已揭榜,皇上不若从中看看,说不定其中正有圣上想要的人。”闻言众人立即纷纷附和,这才将此事揭了过去。

  又过了些许时间,终于一声门外下朝的钟声敲响,周澈只感觉这通身僵得发麻,令他不免泛嘀咕,看来这朝臣也是不好当的。

  走出宫门,便远远的望见谢礼书时不时被途径的官员们搭话,一旁的邹世明看出了他的疑惑,便装作不经意道:“谢大人也真是收了一位好门生,已高中‘两元’,听闻其才高八斗,今年状元想必也是板上钉钉。”

  因周澈为周岚清后次年降生,便有要避其锋芒之言,以至于其儿时是在邹家养过一段时日的,尤为受太傅邹景林所喜爱。

  同太傅府中嫡长孙邹世明自小一块长大,更是有竹马之谊,自是知晓对方的志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