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一旁的霍云祺感到帝王的态度有所松动,立即顺着邹世明的思路打着配合。

  “圣上,若北朝进贡之事久悬不决,我等何不乘战胜之余威,迫其降服。此举既显我大国之风范,又可速定边陲之纷扰。”

  “不错。”至此,见座上之人心思彻底倒戈。

  可偏偏此时仍有人出来辩驳:“臣以为东营之军,日日砺兵秣马,正可率之以往,以壮声威。”

  言简意赅,却直击要害。

  这也是皇帝态度一直摇摆不定的原因:霍家近年来声名显赫,隐有震主之虞。今若霍云祺复率私兵出征,他很难放心。

  自邹世明开口,便已是表明了态度,太傅一党纷纷开口为其争取:“东营军本就是为了守护皇城而设,如今调取不说能否适应战局,旁人更是会以为大燕已没有旁军,纷纷引起侵犯之心。”

  霍云祺即便心中急切,此时也不再说话,只因他明白近些年帝王与霍家军已然产生了隔阂,以此举确保霍家不陷入这权势争夺的泥潭。

  反观周治从始至终不发一言,余光扫过帝王脸面,便知再坚持反倒会适得其反,于是上前一步道:“禀圣上,儿臣以为,应当派遣西营霍家军前往,霍家百年守卫边疆,其衷心可鉴,且皇兄如今尚在战场,强强联合,必能取胜。”

  周治一言,瞬间镇住在场群臣的纷争,众人知此时唯有帝王决断方能平事端,皆翘首以盼。

  末了,皇帝终是松了口:“北疆告急,亟需援手。特诏令副将军霍云祺,速整饬西营霍家军,即日启程,前往北疆,以壮军威,解边关之围。”

  尘埃落定,这份难耐的煎熬也随之终止。

  由是霍云祺要事在身,接了旨意便匆忙离开了大殿;邹世明非到正式入朝之时,也紧随其之后出来。

  霍云祺自明白今日之事无邹世明出手而难以成功,于是连忙停下脚步:“今日多谢邹兄,若非你,恐难成事。”

  邹世明同霍云祺自小同在一个私塾,自有些同窗之谊,眼下只是摆了摆手:“你我之间无需多言,我也不过是受人之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