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5)
听完这话,夏琳琅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肩膀肉眼可见的耷拉下去,夏岭和骆氏不同,毕竟入仕多年,更懂得如何拿捏人心和徐徐图之。
知道明日的诗会她不会那么爽快的答应,便拿出她最在意的东西来同她谈判,她是想回昌平不假,但当初离开的时候,她可没忘记是外祖母拉着她的手,一字一句的嘱咐,让她来了京城一定寻个好人家,莫要辜负她这些年养育的心血。
她可以不在乎夏岭和骆氏的话,但不能置外祖母的话于不顾,而今夏岭不正面回应她明日的诗会究竟是个什么目的,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提起了外祖的来信,就是堂而皇之的在告诉她,明天的诗会,和之前一样,免不了又要同男子相看一场。
心情没来由的有些烦躁,夏岭见目的已经达到,索性将那层窗户纸直接捅破:
“你外祖母说,你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明日的诗会,去的都是京城的青年才俊,你就跟着你母亲,多去结交些,对你,对爹爹,对夏家都是有好处的。”
第14章 诗会
夏琳琅最终还是应下了第二日的诗会,无他,只因夏岭这会连外祖母都能搬了出来,她想回昌平是一件事,不想外祖母担心又是另一回事。
而端看眼下的情况,兴许一时半会还回不去,要是自己在京城的境况真被传了回去,也会徒让老人家无谓的担心。
她静静的坐在马车里,幽幽的吐了口气,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却一路无言的骆氏,又是似曾相识的场景,不免在心底劝慰了自己一番。
又不是第一次了,相看而已,既来之,则安之,最多一会见了人,还和之前一样,把话说清楚就行,这种事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再多经历几次,又多失败几次,也许就没人对她再有这心思了。
许家在城东,他们从城南过去,
穿过主街和几条巷道没一会也就到了。
刑部的许尚书,是朝中的老人,如今年岁到了,早已有了致世还乡之心,只是不巧,去年遇上京查,朝中一大半的官员更迭,六部中不少职位都有变动,出于大局考虑,也未免引起混乱,圣上思虑再三,最终答应许老,等六部稳定下来后,就准了他的折子。
夏岭是刑部的主事,许老致世之前的诗会,说什么也不能推辞,更遑论今日这场合,可是结交权贵的好时机。
依着规矩,夏琳琅还和之前一样,低垂着脑袋,跟在骆氏身后入了府。
↑返回顶部↑
知道明日的诗会她不会那么爽快的答应,便拿出她最在意的东西来同她谈判,她是想回昌平不假,但当初离开的时候,她可没忘记是外祖母拉着她的手,一字一句的嘱咐,让她来了京城一定寻个好人家,莫要辜负她这些年养育的心血。
她可以不在乎夏岭和骆氏的话,但不能置外祖母的话于不顾,而今夏岭不正面回应她明日的诗会究竟是个什么目的,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提起了外祖的来信,就是堂而皇之的在告诉她,明天的诗会,和之前一样,免不了又要同男子相看一场。
心情没来由的有些烦躁,夏岭见目的已经达到,索性将那层窗户纸直接捅破:
“你外祖母说,你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明日的诗会,去的都是京城的青年才俊,你就跟着你母亲,多去结交些,对你,对爹爹,对夏家都是有好处的。”
第14章 诗会
夏琳琅最终还是应下了第二日的诗会,无他,只因夏岭这会连外祖母都能搬了出来,她想回昌平是一件事,不想外祖母担心又是另一回事。
而端看眼下的情况,兴许一时半会还回不去,要是自己在京城的境况真被传了回去,也会徒让老人家无谓的担心。
她静静的坐在马车里,幽幽的吐了口气,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却一路无言的骆氏,又是似曾相识的场景,不免在心底劝慰了自己一番。
又不是第一次了,相看而已,既来之,则安之,最多一会见了人,还和之前一样,把话说清楚就行,这种事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再多经历几次,又多失败几次,也许就没人对她再有这心思了。
许家在城东,他们从城南过去,
穿过主街和几条巷道没一会也就到了。
刑部的许尚书,是朝中的老人,如今年岁到了,早已有了致世还乡之心,只是不巧,去年遇上京查,朝中一大半的官员更迭,六部中不少职位都有变动,出于大局考虑,也未免引起混乱,圣上思虑再三,最终答应许老,等六部稳定下来后,就准了他的折子。
夏岭是刑部的主事,许老致世之前的诗会,说什么也不能推辞,更遑论今日这场合,可是结交权贵的好时机。
依着规矩,夏琳琅还和之前一样,低垂着脑袋,跟在骆氏身后入了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