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得禄探得,宋家嫁女,男方至少得准备百万贯聘礼,而他这些年凭借着跑腿得的第一桶金,最后两年,又在汴京城对接了一只常年跑川渝的药商队伍,自己就不用跑了,渐渐攒下三十万贯,对他来说,已经算是攒下不少了,但对于宋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盘算着要是有个七十万贯,再加上宋贞儿稍微哄着点他爹娘,自己成算会高很多。

  思来想去,咬牙去解库借了四十万贯,因他只有一处内城铺子做抵押,所以利息高一些。

  好菜好酒请了官媒,替自己去宋家提亲,并答应事成之后,给一笔高额做媒喜钱。

  宋家的儿子已考上了进士,外放去了州县做小官,宋家老儿见胡得禄来提亲,对聘资只是略略问了问,反而说起了招婿进门。

  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幸福之路,正中他下怀,他父母早就过世了,家中无兄弟姐妹,还有一些叔伯,平常来往就少,无人管他,便立即让媒人去回了话。

  两边都欢喜,择了好日子便成婚。

  此时,宋家老儿渐渐不再管事,只和自己浑家过些含饴弄孙的轻松日子。

  整个生药铺子,都交给了胡得禄来经营。他便左挪挪,右搬搬,本来这就是他的老本行,以各种能糊弄过去的名义,轻轻松松还了那四十万贯的借债。

  宋家的大舅兄,这几年官位逐步上升,先是任河北路转运司管勾文字,转运司管着一路财赋,有一年南方干旱,甘草产量不足,北方的甘草价格暴涨,运到南方,一斤能卖到一贯五百钱,他便借了大舅兄的势,从河北买断甘草发横财。

  后来大舅兄从外地调往汴京,去了太府寺下面的惠民局,虽然官职比不上一路转运司,但却是京官,专管药材销售。

  惠民局是官方带有慈善性质的售卖熟药、成方机构。百万汴京人口,平民占绝大多数,生病吃药常常从惠民局购买。

  他便又借了大舅兄的势,以几个外地药材商的名义,专倒生药材卖给和剂局,逐步包揽了在京的生药材生意。

  用了四年,就成为了汴京前三的生药材商,又花了两年时间,收买吞并小药商,独占生药材大部分生意,终于成为了生药材行的行首,摇身一变,成了汴京第一大生药材商。

  短短十年,从跑腿到行首,胡得禄一直信奉:无事存心要善,有事下手得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