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看到这些,他们就知道他是不打无准备的战,简体字推行势在必行。

  既然如此,他们若是要科举,无疑是要用简体字,现在不愿意学,以后也得学,到时候还落后一步。

  于是这些人还没当先生,先当了一回学生。

  将这些字学会,然后用简体字抄书,务必做到融会贯通,不出现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

  等书抄的差不多了,启蒙教育书籍也编纂好了,这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都不用去学。

  看一遍,就被分派到各县,开始教学任务,嗯,首先先聚集学生。

  八岁以下,五岁以上孩童分到一个班,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又是一个班,十五岁以上则为扫盲班。

  八岁到十五岁可以只上半天,十五岁以上则是上满一个半时辰。

  普通人家都是要干活的,若不是没有电灯,十五岁以上直接安排到晚上,这样也不会耽误他们干活。

  强制报名,五十岁以上可以免了,古代寿命偏短,尤其是底层老百姓,五十岁都算长寿的了。

  当然赵章也设立了奖励制度,学完启蒙教育拿到学堂颁发的结业证书可以领到两斤肉,优先进入厂里工作。

  至于那些厂里工人也在强制报名之列,要是一年内拿不到结业证书就只能被踢出去了。

  至于小孩子,拿到证书可以进行下一步学习,有天赋的可以念书,没有天赋则会教授其他技艺,像是木工、算账等等。

  这都在告诉大家读书不一定考的了科举,但是一定不是无用。

  那年老体衰的肯定是不适合进厂了,但他们也干不了多少活,时间也多,不如来学一学,还能为家里挣两斤肉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