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大柱三人:哪来的全大队?

  张秀花不听,他们去了不算,让儿媳也去了,让她们盯着他们。

  她则是盯着老头子,她自己也咬笔杆子。

  三丫四丫就坐她边上,可以说全家都进扫盲班学习了,成果还不知道怎么样,赵昌盛先夸了上了。

  队里大面儿上关系还可以,实际上可都较着劲儿的,原本收音机听着乐呵乐呵,听得懂听不懂也不太有所谓,但张秀花这么一搞,不想吃学习的苦的一些人顿时都开始学起来了。

  除了老眼昏花实在学不了的,都加入了,和全员学习没差了。

  当扫盲老师的知青嗓子都要喊哑了,能整梨子的整梨子润嗓子,没有梨子还有胖大海,总之就是费嗓子。

  其他知青见学习氛围这么浓又跑去问赵昌盛关于大队小学的事情。

  上面觉得杨柳大队开设小学可有可无,毕竟公社就有小学,没必要再在杨柳大队再弄一个。

  但是赵昌盛这个全员扫盲的成绩一交,上面觉得这是个政绩,要把政绩搞得更好一点,在大队开设小学这件事就值得考虑了。

  他们想过了,乡下人不重视教育是因为什么?除了感觉没什么用,招工限制户口,想要进城难如登天外就是因为读书要花钱,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能把孩子送去公社小学读几年都是好的,很多都是直接干活,干到适婚的年龄相亲结婚。

  要是开设一个大队小学,降低上学开支,那么愿意送孩子上学的家庭也就多了。

  县里开会讨论了好几场,最后同意在杨柳大队开设小学,给予两个小学老师岗位,至于校长,由其中一名教师兼任就好了。

  当然因为是大队小学老师,只有五块钱的工资和一些票,兼任校长的老师多两块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