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家人不知道,只当是这个章了,还是后来才知道名字被改了。

  赵宝根和张秀花舍不得小儿子吃苦,而且特意给他起了个好名字不就是想他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么。

  所以他六岁就被送去公社小学念书,还让家里前五个兄弟姐妹轮流送他上学,在这个放养的年代也是开天辟地的存在了。

  原主有些小聪明,不说姐姐们,就说家里的哥哥们每天都是脏兮兮的,汗臭味特别重,不像他同学的爸爸,穿着一件中山装,口袋里夹着一支钢笔,一看就不一样。

  他要变成他们那样,不要和哥哥们一样以后都下地干农活。

  原主这么想,但吃不得苦,只是他们大队少有他这样读完小学五年级,又愿意供着上初中的人家,于是成绩不咋滴的原主成功上了初中。

  上了初中他照旧混日子,就算知道初中上完考不上高中他就该回家和家里三个哥哥一样下地挣工分,他也一点都努力不起来。

  他不懂,这是习惯已经养成了,反正靠着小聪明期末囫囵过去,拿个中不溜的分数。

  中考正好碰上大革命,他家八辈贫农,根本不担心,发挥正常。

  那些成绩好的家庭成分敏感,反倒考的比他差,当然也有比他好的家里是工人的同学,只是那么一排刚好排到他,就这么吊车尾上了高中。

  高中只有两年,这两年他跟着红卫兵胡闹了一下,然后被他们把人打死了的场景吓回来了,高中就在学校混日子。

  学校老师不敢教,他本来就不是努力的,就更不怎么学了,拿到毕业证去面试工厂招工。

  本来这种招工就看似公平实则有内幕的,原主要是真有实力考个第一什么的也就进厂当工人了,但他没有,只能回家待着了。

  不用上学更没工作,他也不干活,时不时念叨他自己成绩有多好多好,都是因为他的户口是农村的,所以城里的一些工作不招他。

  就是不限户口的,人家当天放出来消息当天报名结束,他都没机会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