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3 / 7)
她瞧着倒比宋凛生的书法还老练三成。
文玉驻足于院门之外,并不急着进去,这似乎是她头一回在白日里造访同知院。
上回还是夜里。
上回同知院还有主人。
千头万绪、前因后果在她脑海中一一涌现,她静默不语,好似平静的湖面之下翻动着的惊涛骇浪。
最初,她只觉得贾大人蛮横无理、不讲道义,在闹市之上打马而过便罢,不可理喻的是他无缘无故地非要捉拿陈勉,甚至不惜以她和阿沅的性命相胁。
后来在江阳酒家再见到贾大人之时,他说话办事很有一套,将水席的一应事务操持的很好。
再往后,她受程廉俘虏,有好几日不曾见到贾大人,倒是从程廉口中得知了一些有关贾大人与他恩怨纠葛的往事。
接着便是这几日了。
贾大人对自己所行之事供认不讳,一朝受贬、发还原籍。
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之时,偏生遇着了宋伯。
尘封已久的往事被揭开,不可言说的秘密遭曝光,文玉理所当然认为的真相撕裂出一道丑陋的豁口。
她甚至不敢探头往里看。
-----------------------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
文玉驻足于院门之外,并不急着进去,这似乎是她头一回在白日里造访同知院。
上回还是夜里。
上回同知院还有主人。
千头万绪、前因后果在她脑海中一一涌现,她静默不语,好似平静的湖面之下翻动着的惊涛骇浪。
最初,她只觉得贾大人蛮横无理、不讲道义,在闹市之上打马而过便罢,不可理喻的是他无缘无故地非要捉拿陈勉,甚至不惜以她和阿沅的性命相胁。
后来在江阳酒家再见到贾大人之时,他说话办事很有一套,将水席的一应事务操持的很好。
再往后,她受程廉俘虏,有好几日不曾见到贾大人,倒是从程廉口中得知了一些有关贾大人与他恩怨纠葛的往事。
接着便是这几日了。
贾大人对自己所行之事供认不讳,一朝受贬、发还原籍。
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之时,偏生遇着了宋伯。
尘封已久的往事被揭开,不可言说的秘密遭曝光,文玉理所当然认为的真相撕裂出一道丑陋的豁口。
她甚至不敢探头往里看。
-----------------------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