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荀舒一下子说了这许多的话,面上浮现出几分疲惫。李玄鹤扶着她躺下,才开口道:“关于此事,我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有一个猜测。方晏曾在潮州的书院读过一年的书,那里的夫子经查证,正是长生殿的人。我猜想,兴许是他发现了方晏可用,便设计让赵县令发现方晏是可塑之才。之后方晏藏身在潮州县衙,成了长生殿的内应,不仅仅是为了在离司天阁最近的地方,寻找司天阁曾经的弟子,和司天阁的宝物,也是为了当年那笔赈灾银。”
荀舒惊讶不已:“那笔赈灾银也同长生殿有关?”
李玄鹤点头:“长生殿里没有真的神仙,自然需要黄白之物维系。你可还记得,在赵宅时,赵县令的妾室,郑夫人曾提到过,当年他的父亲曾与一个司天阁的道长走得极近。司天阁弟子下山后不会自曝家门,所以那人大抵不是你师门的人,而是长生殿的人借着司天阁的名号做事。那人该是早早预测到几个月后会有洪涝天灾,于是提前动了心思,将消息告诉了郑县令几人,又献上了挖水池的大计。可谁能想到,郑县令最后察觉到了异样,将那笔钱换了地方。刺史几人惦记这笔钱,长生殿的人何尝不是一样?于是他们寄希望于方晏,希望他能在所有人之前查清真相。”
荀舒神色逐渐凝重,忍不住问道:“方晏呢?你们可找到了他?将他带回大理寺问问,许多事应该都能寻到答案。”
“方晏不见了。”李玄鹤淡淡道,“在你离开京城的那天。”
第116章 风到时3
荀舒昏迷的这几个月,京中发生了不少事。最重要的一件便是陛下登基,改年号为神安。
先帝在世时,沉迷修仙问道,国事多由太子监理。太子登基后,干净利落地将权柄收归掌中,又以雷霆之势,废除国师一职,查封长生殿位于京郊的神宫,并下令,长生殿的道士一律赶出京城,脱离长生殿前永生不得再跨入京城城门。
长生殿扎根大梁多年,盘根错节,清除非一日之功,但无论如何,陛下一连串的诏令是一个信号,预示着长生殿的鼎盛时代已然过去,权力场中的众人该重新下注入局。
因长生殿和国师而暗流涌动的朝局,终于有了河清海晏之势,百姓们安居乐业,市井一片繁荣,几个月前岐山封禅上发生的那些说不得的事,渐渐被众人遗忘,就算偶有人提及,说得也都是正面的话,仿佛先帝大典前骤然驾崩,太子代父祭天地都是天神的意思,当今陛下是天神亲自遴选的帝王。
第二件事,正是荀舒所关心的姜拯的案子。在京中众人离开京城期间,黎宋已然查清姜拯案的真相。
姜拯死的那日,秦渊在外查案时突然被塞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当年先帝委托之事的真相”。纸条后跟着废弃小院的地址,并叮嘱他独自赴约。
当时太子未继位,纸条上所说的先帝,是太子的皇祖父,如今的高祖皇帝。
秦渊也曾怀疑过这是否是陷阱,但当年的事他困惑已久,几乎成了缠绕多年的梦魇。偏唯一知道此事的高祖皇帝已驾崩多年,许多事许多真相已随他一起入土。是以,那日他收到这张纸条,立刻决定,即使是陷阱,他也要亲自去看看。
秦渊赶到小院后,正屋大门敞开着,他一眼便看到被绑在椅子上,还剩一口气、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的姜拯。秦渊追问姜拯,是否知道这事的真相,姜拯却颤抖着央求他将插在他胸口的匕首拔出。
↑返回顶部↑
荀舒惊讶不已:“那笔赈灾银也同长生殿有关?”
李玄鹤点头:“长生殿里没有真的神仙,自然需要黄白之物维系。你可还记得,在赵宅时,赵县令的妾室,郑夫人曾提到过,当年他的父亲曾与一个司天阁的道长走得极近。司天阁弟子下山后不会自曝家门,所以那人大抵不是你师门的人,而是长生殿的人借着司天阁的名号做事。那人该是早早预测到几个月后会有洪涝天灾,于是提前动了心思,将消息告诉了郑县令几人,又献上了挖水池的大计。可谁能想到,郑县令最后察觉到了异样,将那笔钱换了地方。刺史几人惦记这笔钱,长生殿的人何尝不是一样?于是他们寄希望于方晏,希望他能在所有人之前查清真相。”
荀舒神色逐渐凝重,忍不住问道:“方晏呢?你们可找到了他?将他带回大理寺问问,许多事应该都能寻到答案。”
“方晏不见了。”李玄鹤淡淡道,“在你离开京城的那天。”
第116章 风到时3
荀舒昏迷的这几个月,京中发生了不少事。最重要的一件便是陛下登基,改年号为神安。
先帝在世时,沉迷修仙问道,国事多由太子监理。太子登基后,干净利落地将权柄收归掌中,又以雷霆之势,废除国师一职,查封长生殿位于京郊的神宫,并下令,长生殿的道士一律赶出京城,脱离长生殿前永生不得再跨入京城城门。
长生殿扎根大梁多年,盘根错节,清除非一日之功,但无论如何,陛下一连串的诏令是一个信号,预示着长生殿的鼎盛时代已然过去,权力场中的众人该重新下注入局。
因长生殿和国师而暗流涌动的朝局,终于有了河清海晏之势,百姓们安居乐业,市井一片繁荣,几个月前岐山封禅上发生的那些说不得的事,渐渐被众人遗忘,就算偶有人提及,说得也都是正面的话,仿佛先帝大典前骤然驾崩,太子代父祭天地都是天神的意思,当今陛下是天神亲自遴选的帝王。
第二件事,正是荀舒所关心的姜拯的案子。在京中众人离开京城期间,黎宋已然查清姜拯案的真相。
姜拯死的那日,秦渊在外查案时突然被塞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当年先帝委托之事的真相”。纸条后跟着废弃小院的地址,并叮嘱他独自赴约。
当时太子未继位,纸条上所说的先帝,是太子的皇祖父,如今的高祖皇帝。
秦渊也曾怀疑过这是否是陷阱,但当年的事他困惑已久,几乎成了缠绕多年的梦魇。偏唯一知道此事的高祖皇帝已驾崩多年,许多事许多真相已随他一起入土。是以,那日他收到这张纸条,立刻决定,即使是陷阱,他也要亲自去看看。
秦渊赶到小院后,正屋大门敞开着,他一眼便看到被绑在椅子上,还剩一口气、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的姜拯。秦渊追问姜拯,是否知道这事的真相,姜拯却颤抖着央求他将插在他胸口的匕首拔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