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梁丘苦笑:“有的事需要机缘,我只能尽可能的多做,等待那份机缘。只是除了此处,明日还有件事需要你们去做。若发生宫变,必有兵力支持。明日你们便去附近探查一番,小心行事,看看是否能发现什么。”
楚妙和元洲答应下来,一旁的荀舒却认真道:“师兄,我明日能随你一同去吗?”
元洲劝道:“小师妹,斋宫如今守卫森严,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再说,你年纪尚小,我们怎么能让你去冒险?若大师兄能带人进去,自然是要带我。我行走江湖多年,擅长和各类人打交道,定能帮到大师兄。你便同楚妙一起去周围转转吧。”
“就是因为我年纪小,才应由我去。”荀舒神色极为认真,“因为我年岁小,生得也瘦小,他们会放松警惕,更容易打探一些消息。你和师姐江湖气太重,很容易被发现并非安乐镇的菜农,然后遇到危险。”
元洲挠了挠头,竟觉得荀舒说的有些道理。他求助似的看向楚妙,期待她能想出个理由绝了荀舒的想法,却见她掏出了三枚铜钱,气势汹汹拍在桌面上:“我觉得我才是最适合的人选。老方法,不如将决定权交给老天爷,我们问三卦,看看究竟谁最合适与梁丘师兄一起去斋宫。”
荀舒看着那三枚铜钱,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他们三个厮混在一起时,尝尝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有时是为了争抢什么物件,有时是为了些莫名其妙的事一定要争个高下。那时师父没有法子,只能让他们扔铜钱,得出卦象后不解卦,只看卦数序列,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胜者。
此刻,楚妙提出这个方法,元洲和荀舒都没有意见。三人依次抛出铜钱,片刻后得出卦象,卦序最靠前的竟然是荀舒的风地观卦,第二十卦。
元洲垂头丧气,到底不再争辩。楚妙眼含担忧,不放心这个最小的师妹。梁丘看着那卦,笑道:“虽不算大吉,也是个好卦。明日要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莫要冲动,知道了吗?”
梁丘开口,事情拍板。荀舒松了口气,乖巧道:“我会听师兄的话的。”
-
这一晚,荀舒并未回客栈,而是与元洲和楚妙一起,住在了这里。梁丘为几人张罗了好酒好菜,师兄妹四人多年后他乡重逢,喜不自胜,边吃边聊,从太阳西斜一直吃到月明星稀。
明日要办正事不宜饮酒,梁丘和荀舒以茶代酒,笑着看楚妙和元洲喝得醉醺醺的,口齿愈发不清晰。
“……你们可知晓,师父活了多少岁?”元洲撑着桌子,摇摇晃晃站起,竖起一根手指,“他活了二百岁!”
楚妙挥挥手,口齿亦是含糊:“我还在司天阁时,他便已经三百多岁了。你们不知道吧?师父房间的耳室里放着历代司天阁阁主的排位,每个排位后都写着他们的生卒年月。我曾经溜进去仔细瞧过,你们猜怎么着?历任阁主竟都活了几百岁,最长的一个是千年前一个叫九方言蹊的人,竟活了八百多岁。”
↑返回顶部↑
楚妙和元洲答应下来,一旁的荀舒却认真道:“师兄,我明日能随你一同去吗?”
元洲劝道:“小师妹,斋宫如今守卫森严,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再说,你年纪尚小,我们怎么能让你去冒险?若大师兄能带人进去,自然是要带我。我行走江湖多年,擅长和各类人打交道,定能帮到大师兄。你便同楚妙一起去周围转转吧。”
“就是因为我年纪小,才应由我去。”荀舒神色极为认真,“因为我年岁小,生得也瘦小,他们会放松警惕,更容易打探一些消息。你和师姐江湖气太重,很容易被发现并非安乐镇的菜农,然后遇到危险。”
元洲挠了挠头,竟觉得荀舒说的有些道理。他求助似的看向楚妙,期待她能想出个理由绝了荀舒的想法,却见她掏出了三枚铜钱,气势汹汹拍在桌面上:“我觉得我才是最适合的人选。老方法,不如将决定权交给老天爷,我们问三卦,看看究竟谁最合适与梁丘师兄一起去斋宫。”
荀舒看着那三枚铜钱,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他们三个厮混在一起时,尝尝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有时是为了争抢什么物件,有时是为了些莫名其妙的事一定要争个高下。那时师父没有法子,只能让他们扔铜钱,得出卦象后不解卦,只看卦数序列,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胜者。
此刻,楚妙提出这个方法,元洲和荀舒都没有意见。三人依次抛出铜钱,片刻后得出卦象,卦序最靠前的竟然是荀舒的风地观卦,第二十卦。
元洲垂头丧气,到底不再争辩。楚妙眼含担忧,不放心这个最小的师妹。梁丘看着那卦,笑道:“虽不算大吉,也是个好卦。明日要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莫要冲动,知道了吗?”
梁丘开口,事情拍板。荀舒松了口气,乖巧道:“我会听师兄的话的。”
-
这一晚,荀舒并未回客栈,而是与元洲和楚妙一起,住在了这里。梁丘为几人张罗了好酒好菜,师兄妹四人多年后他乡重逢,喜不自胜,边吃边聊,从太阳西斜一直吃到月明星稀。
明日要办正事不宜饮酒,梁丘和荀舒以茶代酒,笑着看楚妙和元洲喝得醉醺醺的,口齿愈发不清晰。
“……你们可知晓,师父活了多少岁?”元洲撑着桌子,摇摇晃晃站起,竖起一根手指,“他活了二百岁!”
楚妙挥挥手,口齿亦是含糊:“我还在司天阁时,他便已经三百多岁了。你们不知道吧?师父房间的耳室里放着历代司天阁阁主的排位,每个排位后都写着他们的生卒年月。我曾经溜进去仔细瞧过,你们猜怎么着?历任阁主竟都活了几百岁,最长的一个是千年前一个叫九方言蹊的人,竟活了八百多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