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第125节(3 / 7)
“先生刚才那番劝我的话,也是为沈家着想了?要立新君,只怕唯有太子妃之子最有希望。”
皇帝死前尚未立后,因此杨杲仍以太子妃称呼沈霓。
沈历神色不变,道:“杨将军以为我所说全为沈家打算?当年我与兄长几乎断绝关系,他女儿所生孩子就算登大宝,与我也并无什么好处,我与将军一样,可都是叛军身份,不治罪已是侥幸。只是朝廷虚弱,我们带兵到了这里,要争就争最好的,大丈夫在世,谁不要权势金银……如今恰逢如此变局之时,当然是顺势而为,选一条最好的路。别人不懂这个道理,杨将军应该最明白。”
杨杲沉默不语。
沈历道:“将军年轻有为,日后还可以娶长安世家贵女,日后在朝中也有了倚仗助力,如此才称得上是圆满。”
杨杲眉头一跳,脑中忽然闪过一张丽颜,想了想,道:“如何要跳过潼关守军,向朝廷示好呢?”
沈历闻言大喜,道:“这倒是不难,等我回去试试,几日便有回应。对了,这些日子还是要敷衍主帅,不可露出行迹。”
杨杲道:“军中还有康大都督义子几人,可不会让我们轻易投靠朝廷。”
沈历冷笑,“潼关还是要打的,到时让那几人带兵上,你暂且在旁压阵,看他们与豫王好好打上一场,我们只等坐收渔利。”
第237章
◎无题◎
杨杲若有所思看他一眼, 笑道:“沈先生的谋划一石三鸟,样样不落空,令人佩服。”
沈历听他如此说, 满面含笑,如沐春风,颇有些自得。
两人相谈许久, 直到有兵士寻来, 说主帅有请, 沈历这才赶紧起身离开,走前仍不忘叮嘱杨杲,“刚才所说的未行动前千万不可露出破绽,康家在范阳经营多年,麾下忠心之人不少, 若是透露出去,恐伤你我性命。”
杨杲道:“先生放心。”
↑返回顶部↑
皇帝死前尚未立后,因此杨杲仍以太子妃称呼沈霓。
沈历神色不变,道:“杨将军以为我所说全为沈家打算?当年我与兄长几乎断绝关系,他女儿所生孩子就算登大宝,与我也并无什么好处,我与将军一样,可都是叛军身份,不治罪已是侥幸。只是朝廷虚弱,我们带兵到了这里,要争就争最好的,大丈夫在世,谁不要权势金银……如今恰逢如此变局之时,当然是顺势而为,选一条最好的路。别人不懂这个道理,杨将军应该最明白。”
杨杲沉默不语。
沈历道:“将军年轻有为,日后还可以娶长安世家贵女,日后在朝中也有了倚仗助力,如此才称得上是圆满。”
杨杲眉头一跳,脑中忽然闪过一张丽颜,想了想,道:“如何要跳过潼关守军,向朝廷示好呢?”
沈历闻言大喜,道:“这倒是不难,等我回去试试,几日便有回应。对了,这些日子还是要敷衍主帅,不可露出行迹。”
杨杲道:“军中还有康大都督义子几人,可不会让我们轻易投靠朝廷。”
沈历冷笑,“潼关还是要打的,到时让那几人带兵上,你暂且在旁压阵,看他们与豫王好好打上一场,我们只等坐收渔利。”
第237章
◎无题◎
杨杲若有所思看他一眼, 笑道:“沈先生的谋划一石三鸟,样样不落空,令人佩服。”
沈历听他如此说, 满面含笑,如沐春风,颇有些自得。
两人相谈许久, 直到有兵士寻来, 说主帅有请, 沈历这才赶紧起身离开,走前仍不忘叮嘱杨杲,“刚才所说的未行动前千万不可露出破绽,康家在范阳经营多年,麾下忠心之人不少, 若是透露出去,恐伤你我性命。”
杨杲道:“先生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