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1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精密的引导下,恒温器被稳稳吊起,然后移向反应堆基座正中心。

  此刻,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指挥口令声、液压系统细微的嘶鸣声、以及吊索绷紧的金属摩擦声交织在一起。

  操作员紧盯着激光定位反馈屏,双手在控制台上进行着微不可察的精细调整。

  恒温器的金属外壁在冬日的暖阳下闪烁着寒光,其底部预留的精密接口,正一寸寸地对准基座上的垂直定位滑轨。

  时间仿佛被拉长。

  一个小时后,无线电中终于传来汇报:

  “恒温器主基座固定到位!姿态锁定!偏差值:x轴-0.02mm,y轴+0.01mm,z轴-0.05mm。”

  第一个关键环节,完美落定。

  掌声随之响起,但很快被更密集的指令声取代。

  接下来要安装的,是稳态超导磁场背景系统中的环向场线圈,也就是18个d形超导磁体。

  它们是产生磁约束作用的主力,也是整个装置核心中的核心。

  纵场线圈的主体模块由瑞士sni提供,但磁体内缠绕的超导材料已经换成了为火炬实验室研发的铜氧超导线缆。

  这种新材料的临界温度达到了90k以上,意味着刚才完成安装的低温恒温器可以主要依靠液氮,而非更加昂贵、耗散损失也更大的液氦来工作,避免了很多工程实践层面的问题。

  重型吊车再次启动,开始拼装这件关乎人类命运的巨型积木。

  第一块重逾数百吨的d形线圈模块被吊起,小心翼翼地穿过低温恒温器下部的预留空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