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15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常浩南的语速很快,好在梁建国和彭觉先本身也是顶尖专家,基本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所以常院士,您的意思是,tcv装置的破裂问题,根源在于其真空室结构设计与高场强运行模式不匹配,而并非sni提供的这套磁场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或能力不足?”

  “非常正确。”常浩南肯定地点头,“sni的磁场系统是健康的,甚至可以说是性能过剩的,完全可以让这套系统按照17.5t的设计强度,而非15t的标定强度运行!”

  听到这里,彭觉先的嘴角当即上扬起一个弧度。

  这意味着“聚能一号”凭空获得了一份巨大的性能红利。

  一套标称15t,实则可按17.5t甚至更高标准使用的超导磁场系统,无疑将显著提升示范堆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和最终的能量增益预期。

  但很快,他心中又浮现出几分顾虑。

  “常总,如果我们要按照17.5t的强度来用,那相关的复核计算、局部结构的加强设计、乃至控制系统的适应性修改……这一系列工作会不会大幅延后示范堆的工程进度?”

  “不会。”常浩南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聚能一号’从一开始就基于全新的理论设计,完全避免了tcv那类装置的固有缺陷,而且对于磁场系统的运行上限调整,本质上只是在中央控制系统的软件层面解锁一个预设的参数限制,无需对硬件本身进行任何改动……”

  “……”

  “总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要子系统的生产过程不掉链子,那么‘聚能一号’示范堆就能在18个月之内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并实现等离子体点火。”

  18个月!

  如此清晰而明确的时间点,让彭觉先和梁建国大为振奋。

  他们知道,常浩南一般不会轻易给出时间上的保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