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2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如刚才所说,乘波体构型在偏离其最优设计点时,流场波系的匹配度会下降,气动效率不可避免出现衰减。这是物理规律。”

  “但得益于极其卓越的升力匹配设计,以及前体、进气道、动力舱高度融合的一体化布局,总体升力和关键速度段的升阻比,完全满足自主起飞、平飞加速直至达到临界速度的要求!”

  “而且,”他补充道,指向一组推力数据,“配合那台改进型的涡喷14,动力储备也还算充裕,单纯完成起飞、加速到ma1.7这个过程没有问题,还能留出大约7-8%左右的冗余。”

  个位数百分比动力冗余对于一般飞机而言当然完全不能被接受。

  但高超声速飞机因为带着两套动力装置,因此在全速域范围内的理论冗余度一般都只有3%-5%。

  7-8个点,已经是常浩南努力挤出来的结果了。

  常浩南点点头,然后把目光移向了中间那组跨音速状态的数据,尤其是其中一条标记为“横向净稳定导数”的曲线。

  神色紧跟着就变得凝重起来。

  “最大的风险点,反而出现在跨音速区段。”

  尹开宪也适时补充道:

  “为了追求高超音速性能,‘驺虞’采用了小展弦比的气动部件设计,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横航向安定面的设计裕度被压缩得很小。”

  尹开宪将那条代表横向净稳定导数的曲线局部放大。

  在ma=1附近,曲线陡然下探,跌入一个深谷。

  “您看这里,”他的激光笔在那个刺眼的低谷处画了个圈,“在这个速度点附近,横向净稳定导数骤降,说明飞行器自身的横向稳定性变得非常脆弱。”

  他的语气带着担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