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84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有人都清楚,单就催化效果而言,一维链相比二维甚至三维有序阵列肯定有不小差距,但却更容易得到理想的表征结果。

  尤其是对于孙飞正在试图拼凑起来的那台半成品设备来说。

  几乎所有人都同时面露喜色。

  指着这项成果毕业的王令骁甚至兴奋地挥了下拳头。

  然而,在最初的惊喜过后,经验老道的张韬院士却又露出一丝忧虑:

  “说到表征……常院士,孙研究员那边正在拼凑的设备毕竟不是成熟的、经过严格验证的商业化仪器……如果想要形成学术成果的话,还需要经过极其严谨和复杂的交叉验证,才能证明其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张韬的担忧非常现实,点中了当前计划最大的软肋——时间差和学术公信力。

  会议室里的兴奋气氛稍稍冷却了一些——

  自打电子显微镜这东西被发明出来以后,就从不乏有人在数字图像上面动歪脑筋。

  上到诺奖得主,下到牛马研究生,都出现过因为p图而被撤稿的事情。

  因此,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警惕性普遍很高。

  更别提你个不知道哪来的设备了。

  别人连复现都难以做到。

  好在,常浩南却早已料到这一层:

  “张院士放心,学术论文可以延续传统的表征方式,重点在于体现出新催化剂远超传统材料的性能,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引发震动。至于tem-apt联合表征的结果,可以后续通过媒体放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