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5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春蓬启动电脑,并打开了一张渲染出来的3d设计图。

  很快,投影屏上立即显示出一个前所未见的飞机设计——流畅的翼身融合体,没有任何突出的控制面,如同一片锋利的刀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巨大的变动震撼到了。

  罗洋第一个回过神来:

  “但实现无尾方案最大的障碍应该不是控制力矩而是航向稳定性……没有垂尾,在大迎角状态下很容易进入尾旋,你们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还没有工程上的解决方案,但理论依据已经确定下来了。”李春蓬切换到另外一个pdf文件,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流体力学方程和压力分布图,“可以通过在高速流场中构建一系列压缩和膨胀流动,使飞行器后体迎风面产生高压区,背风面产生低压区……”

  他指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流线图:

  “结合具有侧向投影面积的后体型面,就能形成一个等效于垂直尾翼的航向增稳力矩……简单说,我们不是用实体舵面,而是用一个‘空气舵’来保持稳定性。”

  安静。

  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下来。

  几分钟后,一位气动力学专家突然敲了敲桌面:“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但必须承认,李主任他们的方案相当天才,而且具有可行性。”

  罗洋走到屏幕前,仔细研究那些复杂的图表。

  作为资深航空工程师,他立刻意识到这个方案的革命性意义——

  没有活动舵面意味着更轻的重量、更低的雷达反射面积,以及更简单的机械结构。

  “那么,大迎角状态下呢?”罗洋询问道:“平飞状态下当然符合逻辑,但随着迎角的增加,突起的后体型面对流场干扰能力减弱,迎风侧与背风侧的压力不对称程度降低,后体提供的航向增稳力矩肯定会随之减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