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5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昨天,我有幸见证了歼15型飞机在辽省号上完成降落和起飞的全过程,无论从数据分析还是视觉感知上,飞机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验收标准,也超过了我们最初对于这一型号的期待,更是收获了舰载航空兵部队指战员们的一致好评”

  台下再次爆发出欢呼。

  罗洋等掌声稍歇,继续道:“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师,没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参与研发的飞机完美执行任务更令人自豪……但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盛飞、整个航空工业集团、乃至整个工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的努力。”

  这一次,就连站在最前排的张国新也满脸喜气地拍起巴掌来。

  然而,当掌声再次平息之后,罗洋的目光却变得深邃,语气也渐渐严肃起来:

  “不过,同志们,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歼15作为我国第一种舰载机,又是基于陆基型号改进而来,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会场突然寂静下来。

  在庆功会上谈论这样具体的技术问题并非惯例,但至少早年的常浩南就很喜欢这么干。

  因此,他注意到前排几名航空工业集团的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但没有人打断。

  “很多在陆基型号上属于优点、或者并不重要的设计放在面积有限、操作流程还严重受限的航母甲板上都会变成缺陷。”罗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比如主起落架位置,为了适应陆基机场的粗糙跑道而设计得过于靠后,导致着舰时尾钩与主轮的距离相对更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着舰难度。”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台下不少工程师已经开始点头,显然他们也清楚这些问题。

  “再比如。”罗洋继续道,“歼15的主翼不得不采用相对靠内的折叠设计,并且水平尾翼上还存在一套额外折叠机构,这不仅增加了重量,还给地勤人员的维护操作带来了很多负担……”

  “……”

  一番举例之后,罗洋合上笔记本,声音变得坚定:

  “同志们,歼15的总体设计已经确定,我们只能在现有框架内进行优化,而这些问题不是小修小补能够解决的。因此我提议在继续完善歼15的同时,立即启动新一代舰载机的预研工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