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39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技术人员迅速调出相应文件。

  随着第一组图像展开,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画面上,phl03火箭炮标志性的定向管布局清晰可辨,甚至能依稀看清楚上面分布的加强筋。

  “实验组的光学成像不仅分辨率高出30%,视场角还扩大了15%,完全达到了与甲号方案比肩的水平。”光学工程师王家骐汇报道,“这说明,缩小光学模块体积并未明显影响到侦察性能,我们的改进思路没有问题。”

  为了给合成孔径雷达天线让位,乙号方案的设计团队不得不在其他地方抠出空间。

  程俊红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他今晚第一次露出接近笑容的表情,并示意切换到另外一个区域。

  在火箭炮阵地东侧稍远处,还停着一辆炮兵指挥车。

  但在歼侦8c的侦察结果中,这里却是一片空空如也。

  “这个目标应该进行了相当完善的红外伪装,比如自适应红外伪装网,甚至是一些主动的降温或者热反射措施。”王家骐继续评价道,“但无侦8采用了最新的多波段红外技术,传统针对窄波长范围的隐蔽措施很难完全藏匿信号。”

  程俊红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对方的工作成绩,但目光却已移向屏幕角落的另一个文件夹——

  那里存放着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结果,才是今晚真正的重头戏。

  负责雷达设备整合的袁孝康也微微坐直身子,时刻准备加入讨论。

  乙号方案选择的sar雷达是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案基础上改进而来,因此研制周期比较短,也不需要一个完整的设计团队,只有包括袁孝康在内的几个人被电科集团派过来配合工作。

  然而,在切换到sar成像时的一瞬间,会议室的气氛骤然变得微妙起来。

  初始的全景视图看起来还算理想,火箭炮阵地的整体布局一目了然,包括那辆指挥车也没能逃过雷达波的侦测。

  甚至得益于更大的有效观测视野,图像边缘还出现了另外一群目标,看上去像是同样在参加火力-山丹演习的另一支自行火炮部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