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6节(7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常浩南说到一半的地方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但实际数据在325c处出现了明显的拐点?”他指向屏幕上那个突兀的凹陷,“这个二阶导数变化……像是燃料芯块出现了异常畸变?”

  “准确来说,应该是温度反馈效应。”

  常浩南说出了自己的判断,紧接着又补充了一段系统给出的详细解释:

  “你们知道,在第一个缓发超临界状态末期时,随着堆芯温度逐渐上升,燃料多普勒温度反应性效应和热膨胀效应也会逐渐增大,从而向反应堆引入负反应性,自动调节功率的增长速度,工程师们一般用这段时间保证冷却系统完全介入,然后再进入第二个缓发超临界状态。”

  作为核能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知识对于彭觉先来说相当基础,但他还是耐心地听了下去,并点点头表示对方说的没错。

  “但hfr给的数据严重低估了铝包铀燃料的温度反应性效应……计算结果显示,实际多普勒效应达到了惊人的-7.4pcm/c,是报告值的3.2倍,于是反应堆引入的负反应性比之前的预估值高了一个数量级,导致堆体根本无法进入第二次缓发超临界状态,启动失败。”

  常浩南一口气说完了后面的全部内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