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十年前他刚入行时,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会议上连提问都要看人脸色,而如今,他们带着自己的发现来到世界最顶尖的实验室,平等,甚至占据优势地位地交流、合作、竞争。

  “国运即我运呐……”

  第1465章 什么叫话语权啊?(5k字,二合一)

  两天后,周五下午四点三十分。

  荷兰人在工作上或许没有法国或者意大利人那么懒散,不过也绝非一个热衷于加班的民族。

  因此,尽管距离正式的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佩滕高通量核反应堆(hfr)的行政楼里已经弥漫着周末即将到来的轻松氛围,不少人甚至开始筹划起这个周末去艾瑟尔省的度假计划。

  科迪·施耐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屏幕上的文件拖进文件夹,跟着伸了个懒腰。

  作为核监管局派驻hfr的主管干事,他负责审核所有国际合作项目的安全文件,因此最近两天都在审查一份来自华夏研究团队的测试申请。

  按照惯例,这种在iter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审查大多也就是是走个形式,毕竟大部分关键内容都已经在之前的卡拉达舍大会上讨论完毕,剩下的只是一些技术上的细枝末节。

  而能到hfr做测试的人无一不是各国核领域的翘楚,基本不可能整出什么离谱的活来。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方面。

  所以,在整个办公室里,只有他还在苦逼兮兮地工作。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份了。”

  此时,施耐德的心思已经明显不在工作上面,况且仅剩的这部分内容还是关于反应堆启动的——

  hfr主体堆刚刚经历过一轮大规模整修,而华夏代表团又刚好在本轮测试中排列第一,因此比其它所有国家都多了一个步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