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0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实际上,常浩南在透露jf14的性能时仍然有所保留。

  “是的,我们的磁悬浮轴承技术和新型冷却系统解决了传统风洞的瓶颈问题。”

  他轻描淡写地补充道,仿佛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技术进步:

  “这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的气动测试,东风-17的乘波体外形就是在这里完成最终验证的。”

  一番话里面半实半虚,反正也没有人能具体验证其中的真伪。

  不过,最后这句话是100%保真的。

  提到东风-17,房间内的气氛明显变得微妙起来,俄罗斯代表团成员的表情复杂,既有羡慕,又带着一丝不甘。

  “我听说贵国也在开发两种高超音速武器?“常浩南适时地问道。

  叶戈罗夫点头:

  “理论设计已经完成,目前还在风洞阶段改进一些细节,应该很快就会投入测试……”

  这当然只是对外的公开说法,实际上受限于风洞能力,“先锋”至少还需要5-6年才能服役,而吸气式的“锆石”则还要更加靠后。

  实际上,这也是他在看到东风17之后急着赶往华夏的主要原因——

  x51a虽然连续两次失败,但毕竟积累了很多实测数据,技术难度较低的htv2也已经启动研制多年,眼瞅着自己就要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屈居最末,自然心急火燎。

  常浩南点点头,装作思考的样子:

  “确实,没有足够的风洞测试数据,直接进行实弹测试风险太大。x51a就是前车之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